更新時間:2011-10-19 8:47:13
(
編輯:溫情
) 【
大
中 小】
手機訪問
 |
|
【音響網資訊】入手DTX60很長時間了,平時太忙一直沒有抽出時間把感受整理成文字。其實自己已經是退燒了的,對耳塞、對器材已經沒有以前那種熱情了,心態更歸于平和,或許能從一個退燒者的角度來看待DTX60。
一、外觀、佩戴以及其他除了音質外的一切……
包裝什么的就不廢話了,介紹的帖子很多很詳細。
DTX60沒有采用CX系列那種看到審美疲勞的模具,外觀整體上中規中舉,塞體到耳機線線條過渡流暢,一氣呵成,這一點我認為設計的很好。黑色塞體搭配亮藍色的條紋,給人感覺時尚亮麗,尤其是入耳的膠套部分也用了藍色,很搶眼。
DTX60的佩戴讓我感到很滿意,我感覺在非繞耳的動圈入耳里,DTX60的佩戴是相當優秀的。如CX系列這一類外觀我總感覺帶不穩,可能是耳塞的柄太靠內,使耳塞不能比較深入地塞入耳道,而DTX60的設計就避免了一問題。另外,DTX60的塞體的尾部不是球面而是近似平面的,帶上之后也便于用手按已達到良好的佩戴效果。膠套我用的是中號,隔音效果良好,比CX之類的效果要好一些,可能是插入更深的緣故。R02這一形式的入耳我沒接觸過,不好比較了。
DTX60的線材也不錯,優點是有彈性,不易打結,分線處看起來比較牢固,做工比較有誠意,缺點的話是比較容易粘灰,我這人有點潔癖免不了要經常擦一擦。DTX60配的便攜袋要大贊特贊一番,比常見的PU皮材料的便攜袋好很多,有一定厚度也能更好地保護耳塞。
對于入耳耳塞,我曾經比較傾向于繞耳式的佩戴,但是用了一段時間的DTX60,發現普通入耳有不少優點是繞耳式所不具備的,一是戴摘比較方便,不像戴著繞耳式耳塞跟人說話時費勁把耳塞摘下時面對別人看火星人的目光。二是流汗對線材的影響相對小,對繞耳式耳塞來說,繞耳處的線材是最容易沾到汗水的,時間久了,多少會對線材造成一些影響。我去健身的時候不會帶UM1或者tf10去的,DTX60正合適,當然如果有個夾子減少些聽診器效應就更好了。
在我看來,耳塞本身為便攜而生,為隨時隨地欣賞音樂而生,所以我對耳塞的便攜性和佩戴的舒適性的關注甚至甚于對音質的關注。在我看來,DTX60近乎完美地滿足了我的要求。
二、音質
對音質的評測我不喜歡就拿幾首曲子對比來對比去,描述音質像寫散文一樣,我所寫的對DTX60音質的感受綜合了于近一個月來零零散散的聽音感受和近幾天集中時間用下面所列的若干曲子進行對比所得出的結論。因為平時常聽的音樂也就是流行、古典、Newage,對音質的評價也僅從這三類音樂出發,難免有失偏頗,希望大家多多包涵。
曲目:
王菲《又見炊煙》、MJ《Beat It》 、Westlife《My Love》,以上為AAC for iTunes Store
卡拉揚《貝五》、Martha Argerich《肖邦:李斯特第一號鋼琴協奏曲》、Yanni《In My Time》,以上為APE
前端:
傳說中音質不好的iPod Touch 2代8G(呃,你就當它是MP4,可是木耳的我怎么沒聽出有多差?),Nomad Jukebox ZEN(上古磚頭機),M-audio Solo火線聲卡接Dell XPS1530筆記本直推。
PK選手:
主要的對比的對象是Westone UM1。UM1作為低端入門動鐵在價位上比DTX60略高,在選擇入耳式耳塞時,我覺得還是有代表性的。此外,森海塞爾MX760作為低端動圈非入耳代表,拜亞DT660作為同門大哥也參與下對比,UE TF10跨級友情參加。
流行:
DTX60下的王菲如清泉,清涼甘洌,淡,而非無味;UM1下的王菲如咖啡,醇厚。DTX60人聲圓潤清麗,演繹王菲的很多歌曲恰如其分;UM1的聲音顯得有些油膩,不太干凈,但對《又見炊煙》這首歌倒是能營造出黃昏那種慵懶的氣氛。此外,值得一提的是,DTX60對人聲和配樂的關系處理的不錯,人聲不算前凸,器樂與人聲能分得開但有沒有脫節的感覺。
但是DTX60并不太適合節奏感較強的男歌手的流行,比如DTX60下的Westlife的人聲不夠凝聚,聲音偏薄。倒是演繹MJ的《Beat It》時略好一些,可能是因為MJ的聲音本身就介于男女之間的緣故吧。總體來說,DTX60在表現這類流行時顯得于過于冷靜,,缺乏必要的感染力。UM1醇厚的人聲比較厚,男聲富有感染力,但是UM1一個嚴重的缺點是低頻干巴,低頻如同敲木頭,幾乎沒有什么回彈,這影響了UM1在流行上的表現。反倒是DTX60的低頻雖然量不大,但富有彈性下潛也要比UM1好。其實MX760表現流行也是不錯,清爽干脆,但人聲比較散,配樂和人聲的分離一般,低頻量多,但彈性略不及DTX60,下潛比DTX60好,解析比不上UM1和DTX60。
古典和Newage:
主要都是器樂,放在一起說吧。
DTX60聲音出乎意料的正。一些低端的動圈入耳給我的感覺是聲場不完整或者形狀有點畸形,一般是前后比較窄,人聲有時集中在額頭,感覺有些怪異,UM1就是如此,而DTX60的聲場大小適中,聲場是接近于圓形的,樂器的分離度也較好,這是明顯超過UM1的。DTX60下的交響距離有些偏遠,但能感覺到一個完整的樂隊在稍遠的地方, UM1的距離有些過近,近到樂隊好像就在你面前演奏……
我覺得DTX60還是一個小家碧玉型的耳塞,演繹交響氣勢還是有些不足,控制力有限,樂器多了聲音就亂了。但是,DTX60聽小編制就好多了,小提琴和鋼琴的聲音都很圓潤清亮,不刺激,讓人感到心情愉悅,聽Newage也很合適,Yanni的《In The Mirror》中的鋼琴在 DTX60的演繹下,清澈動聽。而UM1有低端動鐵常見的粗糙感,或許解析更優,但聽感讓人不舒服。總之,小編制器樂、Newage一類的音樂用DTX60欣賞還是很合適的,UM1嘛,還是聽流行和人聲好了……
總結
DTX60總體走向比較平衡,沒有特別偏重的地方,與傳統拜亞重視兩端的風格還有一定區別,與同門大哥DT660相比,聲音沒有那么刺激,比較溫和,沒有刻意地提升高頻和低頻,我個人比較認同這種調音方式。我感覺一些低端動圈入耳(國產低端入耳沒有聽過,不含)往往聲音比較刺激,解析或許比非入耳動圈略好,但是已犧牲耐聽性為代價的,而且或高頻或低頻會有所側重,總感覺聽起來很累。DTX60中頻段不突出也不凹陷,高頻也不是拜亞那種較亮的高頻,形成了良好的氛圍,很適合欣賞小編制、Newage和女聲,久聽不累,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點。UM1作為低端入門動鐵的代表,而MX760作為低端動圈耳塞的代表與DTX60作對比,可以發現DTX60相對MX760在解析上有優勢,相對UM1這樣動鐵入耳又有聽感更好的優勢,對于已經擁有入門入耳耳塞或者低端動圈非入耳耳塞的玩家來說,DTX60不啻為升級的一個不錯的選擇。
更多拜亞動力的產品及活動資訊,請關注帝捷科技官網:http://www.digipowerhk.com
更多相關:
音響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帝捷,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音響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