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起這項研究工作的電器和計算機工程副教授尼爾森·塞普爾韋達說,“我的研究團隊正在對小型設備和系統上的集成智能材料進行研究。”
最近,密歇根州立大學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和南達科他州礦業技術學院的同事一起工作,通過在天線中集成這種材料來推廣VO2的應用,這使得天線的性能更加優化。
這個物質經歷了一個固體——固體的相變過程,這意味著它仍然是固體(而不是變成液體或氣體)。換句話說,在室溫下材料是固體,但當你稍微加熱它,它就成為具有截然不同特性的另一種類型的固體。
這種改變形狀的能力,在通信領域是特別有用的。具體來說,它可以用于無線電和手機天線中,使得用戶能夠通過同一個天線來切換頻帶。
“一個很好的例子是軍事上的應用,” 塞普爾韋達說。“如果你正在用一個頻道通信,突然敵人侵入并占用了這個頻道,那么你必須趕緊關閉這個頻道因為它已經對你構成威脅了。現在這樣做就很容易了。我們已經證實這項技術是有效的,這個令人激動的研究成果很快就可以應用了。”
這種聰明的智能材料的另一個實際用途是健康和醫學領域。
“一旦這項技術被完善,這種材料就可用于精確度要求高的手術中,幫助醫生精確地定位病灶位置,” 塞普爾韋達說。
VO2的優點是很容易發生相態變化而且是可逆的。通常情況下,相態變化包括極端的溫度變化,在許多情況下,相變是不可逆的。此外,這個材料還有記憶。
“這就是它的迷人之處,” 塞普爾韋達說。“它是唯一能夠在接近室溫的條件下發生相態變化的智能材料。”
頭骨傳導耳機:不一樣的聽覺體驗
傳統上,人們使用耳機聆聽時,要么把耳機罩在耳朵上,要么將耳塞塞入耳道。但無論是哪種方式,長時間或者以較高音量聆聽耳機,所產生的聲壓都能直接通過鼓膜傳遞到聽覺神經,會對人的鼓膜,以及內耳的聽覺絨毛細胞產生不可逆的傷害。
現在,新的Batband骨傳導耳機可以讓你聽到周圍的聲音。它通過人頭部的顱骨來傳遞聲音信號,使用時不用將耳機塞在耳朵里,也不用罩在耳朵上。如此一來,人耳被徹底解放,而傳統耳機的兩大問題——聽覺損傷和安全隱患從根本上得到了解決。
這款骨傳導耳機由Studio Banana Things團隊設計,他們稱,聲波以能在頭骨傳導的頻率通過Batband傳導。這樣聲波不需要耳機也能到達內耳。對于那些需要或想要在聆聽音樂的同時聽到外圍聲音的人來說,例如騎車者,這樣的設計是酷的。
除了聽音樂,Batband還可以用來玩游戲或打電話。內置的麥克風支持雙向通訊。左邊的按鈕可以開關設備、接聽掛斷電話,右邊的滑條可以用來跳過曲目和調節音量。
Batband骨傳導耳機在Kickstarter的眾籌正在進行中,現在可選擇的價格為149美元起。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預計2016年4月發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