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大型音樂劇《PLAYME·玩我》全國巡回演出御用“無線——力卡”HR-31S單通道真分級無線麥克風之后,浪漫實景音樂劇《河谷三號的故事》亦于8月1日攜力卡HR-31S在上海文化廣場正式亮相。
據悉,上海文化廣場舞臺正在緊鑼搭建中。廣場的背面,能夠看到開放式的露天草坪上圍起了幾個集裝箱,這些“大箱子”將成為戶外草地劇院的一部分,其功能是打造一個觀眾席居中且四面都是舞臺的360度實驗劇場,加上半開放的舞臺形式充分融入自然環境,這座戶外舞臺被命名為“KFS對話建筑生態箱”劇場。劇場的設計師傅國華是加拿大KFS國際建筑事務所的創始人之一并任總建筑師,而這次的箱式劇場對他來說是一次大步“跨界”,不是因為建筑的功能從住宅跨到了劇場,而是因為該劇場是他為了自己的音樂劇夢想而造。今年8月,將為這方戶外箱式舞臺開幕演出的是一部實景音樂劇《河谷三號的故事》,該劇無論從創意到編排都是為該劇場量身定制,而編劇、導演正是建筑師傅國華本人。
有別于傳統鏡框式舞臺,箱劇場由四個廢棄的集裝箱組成,每個箱體為一面,形成一個四面環繞舞臺,中央露天部分為觀眾席,可容納300人左右。這一用集裝箱搭成的環繞式露天劇場在國內絕無僅有,因此獲得了國家專利,在國外也幾乎沒有先例。由于其結構的獨特性,觀眾的觀劇思維也會產生顛覆性的改變。在普通的劇場中,觀眾與舞臺的關系是“多對一”,即數百上千雙眼睛緊盯著一個舞臺;而在箱劇場里,這個關系變成了“一對多”:觀眾坐在360°可旋轉座椅上,好比手中拿著一個“遙控器”,可隨意轉換跳躍的舞臺空間。
喜好藝術與自然的傅國華并不是頭一次嘗試在集裝箱上做文章,幾年前他便已在崇明島上利用廢棄集裝箱搭建了一組生態建筑。而此次建于文化廣場戶外的“KFS對話建筑生態箱”劇場承襲了KFS在崇明島那組集裝箱建筑的風格,箱劇場的一大特點也在于它的生態環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