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國外科技博客BusinessInsider專欄作家吉姆·愛德華茲(Jim Edwards)撰文,當前大眾已普遍認識到酒后駕駛及駕駛途中接打手機的危害性,但殊不知,駕駛員在駕車過程中使用手機免提功能或藍牙耳機進行通話,同樣存在危險性,而且其潛在危害性堪比酒駕。 |
![]() |
文章稱,大多數人都知道駕車途中接打電話是不對的,而且知道其危害性甚于酒后駕駛,或許有人曾聽說過駕車途中發短信釀成交通事故的悲劇。在駕車過程中司機使用免提設備比如藍牙耳機進行通話,大多數人都會認為這與司機跟坐在旁邊的一個人聊天沒有什么兩樣。但大多數人的想法都錯了。截至目前的多項研究表明,開車時打電話,甚至是使用免提設備,其潛在危害性與酒駕同樣、甚至超過酒駕。
——2006年猶他州立大學的一項測試表明,在對41位成年人進行的測試中,發現駕駛過程中使用手機或免提功能接打電話的危險性超過了酒后駕駛;研究同時表明,直接使用手機通話和使用免提功能通話,其危害性沒有區別。
——今年,美國杜魯大學對80名司機展開的一項調查也顯示,駕駛過程中使用免提通話與酒駕危害性大致相當。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The National Safety Council)的一份報告則顯示,在24%的車禍涉及駕駛過程中手機通話。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The 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and Safety Administration)的一份報告稱,駕車過程中打電話的風險高于與車里乘客談話風險。
事實上,正是因為許多人誤以為開車使用免提是安全的,而使得開車使用免提功能才具有了更大的危害性。
然而更嚇人的是,在藍牙設備公司網站上,他們居然積極鼓勵用戶在駕駛過程中使用藍牙設備,稱這是駕駛過程中一種安全措施(因為它們不是手持設備)。
至于“駕駛過程中手機通話的危害性高于跟你身邊人聊天的危害性”的具體原因尚無權威定論。有人認為,與身邊人聊天相比,在進行遠程通話時司機需要付出更大的認知努力;此外,那些坐在司機身邊聊天的人,可以對司機行車過程中碰到的一些困難作出回應,而進行遠程通話,遠端通話者則無法給你帶來任何幫助。
更多相關: 音響
文章來源:音響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