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從年初的CES 2013到剛結束不久的MacWorld Asia 2013,在全球各個科技展會上,骨傳導耳機之風愈刮愈烈,儼然成為了最熱門的話題。 |
![]() |
骨導耳機大家一定很少聽到,其實它就是民間對骨傳導耳機的非官方“昵稱”。和前幾年的智能手機等名詞一樣,骨傳導耳機是最近科技界非常熱門的一個名詞。從年初的CES 2013到剛結束不久的MacWorld Asia 2013,在全球各個科技展會上,骨傳導耳機之風愈刮愈烈,儼然成為了最熱門的話題,但畢竟骨傳導是一個非常新的概念,想必不少人對它存在著一知半解。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什么是真正的骨傳導耳機?小編先帶大家了解一下骨傳導,簡單地說,骨傳導是通過骨頭的傳導,使骨骼能夠聽到聲音,大家可以想想,我們平時聽自己講話,主要就是靠骨傳導這種方式。從聲帶發出的振動經過牙齒、牙床、上下頜骨等骨頭,傳入我們的內耳。比如,當把手表咬在牙上,雖然用手堵住雙耳,但仍然可以清晰地“聽”到表的滴答聲。另外,當我們撓腦袋時,吃餅干時,刷牙時所發出的各種聲音都是通過骨傳導聽到的。
傳導耳機概念的大熱,卻是因為谷歌眼鏡的出現。
其實說到“骨傳導耳機”這五個字,一些人可能會顯得不以為然:市場上不是早有這樣的產品了么?比如MOTO和Jawbone就有這樣的產品。但稍微多了解一下就不難發現,這樣打著骨傳導概念的產品,其實是“使用骨傳導技術的耳機”,或者直白點說,它們是使用骨傳導麥克風的產品,和“真正的骨傳導耳機”概念是完全不同的。
骨傳導麥克風的產品,它的好處是可以防止一些麥克風拾取到一些不必要的噪音,諸如風聲等等,這樣可以讓語音變得更清晰。但在耳機部分,這樣“使用骨傳導技術的耳機”仍然采用傳統的空氣傳導方式,因此佩戴時仍然要將其塞入耳朵里,也就同樣會遇到長時間佩戴滋生細菌、長時間使用會損傷聽力、戶外運動時容易造成安全隱患等諸多問題。
Jawbone的“骨傳導”降噪耳機,實質是采用了骨傳導麥克風,耳機部分仍然是傳統設計而真正的骨傳導耳機則完全不同,它是通過骨頭來傳遞聲音。聲音不通過人的鼓膜,而是通過人的顱骨直接傳遞到聽覺神經,所以不需要把耳機塞在耳朵里。這樣就帶來了許多好處,比如保持耳道的清潔、衛生,有利于健康,同時佩戴耳機時也能聽見外面的環境音,對提高戶外運動和自駕時的安全性大有裨益。
谷歌眼鏡中使用的骨傳導耳機原理示意圖
正因為“真正的骨傳導耳機”有這么多的優勢,所以相比骨傳導麥克風,這才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新技術。看一下熱門的可穿戴式產品Google Glass,它使用的也是“骨傳導耳機”,而非“采用骨傳導技術的耳機”,兩者的優劣變一目了然。
現階段,從產品來看,打著骨傳導耳機旗號的產品已經儼然分成了兩大陣營。像Jawbone、MOTO、諾基亞等品牌的產品,無一例外都采用的是骨傳導麥克風技術,所以更準確的叫法應該是“采用骨傳導技術的耳機”。而“真正的骨傳導耳機”陣營則包括Goolge Glass,以及剛在Macworld Asia 2013上亮相過的AfterShokz等。因為技術更先進、更復雜,所以品牌也并不是很多。
這才是真正的骨傳導耳機,來自AfterShokz的Bluez,可以看出它的耳機是無法塞進耳朵的。
所以現在大家應該能夠恍然大悟了。類似Jawbone和MOTO這樣的“骨傳導耳機”更像是打了骨傳導耳機的一個擦邊球而已。要想體驗真正的骨傳導耳機帶來的方便、健康和安全的新體驗,還得先擦亮雙眼,目明才能耳清。
更多相關: 音響
文章來源:音響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