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航:
不被參數忽悠 耳機知識掃盲課之參數篇(一)
 |
|
【音響網資訊】
耳機的參數闡明了耳機的一些特性,消費者可以經過這些參數來理解耳機的根本狀況,選擇合適本人的產品。但是在引見這些參數之前,要聲明一點,耳機的參數只能作為輔佐的參考意見,實踐的聽覺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下面我們來講講耳機的重要參數:
1.阻抗(Impedance)
給隨身聽配耳機的人都知道要阻抗低的,阻抗低的耳機容易推,但是,是不是阻抗就是決定的因素?阻抗是不是越低越好?
初中物理中我們學過:電壓除電阻=電流 電流乘電壓=功率。我們所用的隨身聽的供電電壓(電池)一般3~4.5V,電壓一定當然電流越大,得到的功率也越大,因此聲音也越大。怎樣使電流增大?那就是使用低阻耳機。是不是耳機的阻抗越低越好?當然不是,阻抗過低耳機汲取的電流增大、電池消耗大、放大器輸出器件的負擔大,可能損毀輸出器件。
注意與電阻含義的區別,在直流電(DC)的世界中,物體對電流阻礙的作用叫做電阻,但是在交流電(AC)的領域中則除了電阻會阻礙電流以外,電容及電感也會阻礙電流的流動,這種作用就稱之為電抗,而我們日常所說的阻抗是電阻與電抗在向量上的和。
耳機阻抗則分布得非常廣泛,從16歐姆到600歐姆都有,比較常見的諸如32歐姆,64歐姆,120歐姆,300歐姆,600歐姆等。
阻抗并不是一個指示耳機耳塞性能優劣的指標,當然,低阻耳機耳塞很容易被驅動,所以,直接可以使用隨身聽或者cd機的耳機輸出口(如果有的話)來驅動,中高阻耳機,肯定需要上耳機放大器了。
聲音表現上,一般來說,低阻抗的耳機耳塞比較靈敏,解析力比較高,對耳放的信噪比要求要高,聲音比較現代,適合欣賞流行音樂;中高阻抗的耳機聲場比較寬闊,聲音比較圓潤,比較適合古典音樂的欣賞。
2。靈敏度(Sensitivity)
指向耳機輸入1毫瓦的功率時耳機所能發出的聲壓級(聲壓的單位是分貝,聲壓越大音量越大),所以一般靈敏度越高、阻抗越小,耳機越容易出聲、越容易驅動。
和阻抗一樣,這個指標也不是顯示耳機耳塞優劣的指標。一般來說,入耳式的靈敏度要普遍高于頭戴式、掛耳式的靈敏度,低阻的要高于中高阻的。
低阻的耳機耳塞的靈敏度一般都在100db以上,中高阻的耳機的靈敏度一般要低一些,但也大多在88~100db以上。靈敏度越低的耳機耳塞,就越難以驅動,往往需要追加額外的驅動設備。

舒爾的E5C耳塞
大家可以看看舒爾的E5C耳塞,阻抗120歐姆,但是你千萬不要認為他很難推動,實際上他比幾乎所有的耳機都容易推動,這是為什么?這是因為他有122dB的靈敏度。這也是我們所見到的耳機最高的靈敏度指標了。因此,靈敏度這個指標應該是很值得重視的。
3.。頻率響應(Frequency Response)
一般來說,大部分消費者通常在購買音頻產品時,最直接的就是通過參數來考量一款耳機的好壞。而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頻率響應范圍。如果單看頻率響應范圍這個參數,它的范圍越廣也就越出色。根據官方的解釋:頻率響應是指將一個以恒電壓輸出的音頻信號與系統相連接時,音箱產生的聲壓隨頻率的變化而發生增大或衰減、相位隨頻率而發生變化的現象,這種聲壓和相位與頻率的相關聯的變化關系稱為頻率響應。
頻率響應繪制成圖象就是頻率響應曲線,人類聽覺所能達到的范圍大約在20Hz-20000Hz,目前成熟的耳機工藝都已達到了這種要求。
耳機能夠發出的聲音頻率的寬度被稱為頻響范圍或者音域,事實上我們看看耳機所給出的指標,一般都會超過這個范圍,當然這個范圍越寬表示耳機的能力越高。比如“頻響范圍:30-26400Hz”,這個范圍越大,能夠發出的聲音就越豐富、飽滿。這個頻響范圍雖然超出了人類的聽覺范圍,然而但這不代表其他器官就可以對超出這個范圍的頻率有所感知,俗話說就是聽起來很舒服。但是事實上這個指標并不能完全反映耳機的頻響性能,原因是什么?因為這個指標的定義不規范。例如音特美ER4的頻響標注高頻只有16000赫茲比幾十元的耳機的頻響指標還要差,但是如果你聽到了音特美你一定會被他那高頻的寬闊所折服。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呢?這就是上面所說的這個指標的定義不規范,音特美的限定條件是在頻響范圍內的波動少于1dB,這種條件是十分嚴格的。而絕大部分的耳機不寫限定的條件。
絕大部分人沒有見過耳機的測試曲線,如果你看到肯定會大吃一驚,簡直除了高山就是峽谷,個別商家可能給出頻響曲線我敢說絕大部分也都經過了美化。
頁碼:
1
2
下一頁
更多相關:
音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