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25日,廣東省首部大型原創民族歌劇《血色三河》在廣州友誼劇院拉開帷幕,精彩的故事、恢弘的舞臺呈現與動情的表演把觀眾帶入對中國革命和中國軍隊的歷史有著重要意義的三河壩戰役,《血色三河》不僅還原了戰爭的慘烈、展現了動人的客家風情,它更加是一部客家兒女家國情懷的藝術華章。
民族歌劇《血色三河》故事發生在1927年,震驚中外的南昌起義之后,起義軍南撤廣東,遭到國民黨反動派的瘋狂追擊,敵人兵力十倍于我,慘烈的戰斗一觸即發。共產黨員謝嘯天是客家人,他臨危受命,與共產黨員歐陽朵朵以假扮夫妻的身份先遣到家鄉三河壩征船以備三河壩一戰。謝嘯天帶著歐陽朵朵中秋之夜回到家中,竟然遇到了自己的兄長國民黨特派專員謝懷烈,謝懷烈是歐陽朵朵在黃埔軍校時的戀人,他此次回鄉的目的也是征船!一場國共雙方的較量以及兄弟二人的情感糾葛就此展開……
《血色三河》是廣東首部民族歌劇,油畫般的質感和厚重的血色把革命的浪漫主義情懷彰顯得淋漓盡致。在音樂的設計和創作上,本劇既結合劇情巧妙地保留了傳統的山歌特色,又在傳承的基礎上運用歌劇的西洋風格完成了藝術創新,《我想把生命活成一首歌》等多段詠嘆情感細膩,大開大合,具有強烈的敘事性和感染力。
現場劇照
PLA譜萊聲團隊為現場觀眾呈現一場身歷其境、穿越回三河壩戰役現場的聲效體驗。
主擴音箱選用雙八寸線陣列音箱;
超低音箱選用三十五寸超低音箱;
返送音箱選用單十五寸同軸音箱;
前補音箱選用雙八寸線陣列音箱;
無線手持話筒選用美國SHURE;
現場數字調音臺選用英國DiGiCo SD8;
《血色三河》自2017年8月著手策劃創作,經歷兩年的打造,近十次 專家研討和重大修改,主創團隊先后赴三河壩進行實地采風,在深切感受八一南昌起義軍和三河壩軍民為革命勝利做出的巨大犧牲和歷史貢獻的基礎上,對歷史事件進行藝術加工,將人物的命運融入波瀾壯闊的戰爭歷史中,將細膩婉轉的唱詞與悠揚的音樂糅合,觀眾在獲得一場高水準的視聽盛宴的同時,也完成了一次精神的洗禮。這是一部充分體現“信念堅定、勇于擔當、軍民同心、誓死殺敵、務實探索、薪火傳承”的三河壩精神、展示歷史畫卷和英雄群像的紅色題材藝術作品,是一部驚心動魄、感人至深的大型英雄革命史詩,為三河壩精神樹起了一座歷史豐碑。
〈血色三河核心創作團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