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qs868"><source id="qs868"></source></li>
    <li id="qs868"><input id="qs868"></input></li>
  • <li id="qs868"><input id="qs868"></input></li>
    服務熱線:400-6787-160
    音響網(Audio160.com) > 行業資訊 > (專業音響) > 專業音頻常用術語
    專業音頻常用術語
    更新時間:2019-7-10 9:43:28 編輯:溫情 文章來源:音響網 調整文字大小:【
      專業音頻常用術語
      障板(baffle)
      指在上邊裝有一些發音單元的音箱的前面板。
      平衡(balance)
      指在音頻頻譜的高段和低段之間在相對響度上所存在的客觀關系;也指雙聲道立體聲左聲道和右聲道之間的信號的相同(平衡)。
      平衡連接(balanced connection)
      指音響器材間的一種連接方式,在單根電纜中有3根導線,一根用來傳送音頻信號,另一根用于傳送極性相反的音頻信號,而另一根則為地線。
      香蕉插座(banana jack)
      指裝于音箱和功率放大器上用于和音箱線的香蕉插頭連接的一種小型圓狀插座。
      香蕉插頭(banana plug)
      普遍裝于音箱線兩端的供插入香蕉插座的一種插頭。
      帶寬(band width)
      指音響裝置能夠處理或通過的一段頻率范圍。比方說,杜比環繞聲的環繞聲道的帶寬便是100Hz-7kHz。環繞聲道只通過頻率在100Hz(低音)和7kHz(高音的低段)之間的頻率。人耳能聽到的頻率范圍為20Hz-20kHz。在談到電氣或聲學器材的帶寬時,往往指-3dB之間的頻率范圍。
      低音(bass)
      指在音頻低段的聲音,通常低于500Hz(另一說則指低于160Hz)。
      低頻延伸(bass extension)
      指音響器材所能重放的最低頻率。系用于測定在重放低音時音響系統或音箱所能下潛到什么程度的尺度。比方說,小型超低音音箱的低頻延伸可以到40Hz,而大型超低音音箱則下潛到16Hz。
      低音管理(bass management)
      指A/V功放接收機或A/V前置放大器中的綜合控制電路,系用于確定應該給相應的音箱送去多少低頻信號。
      倒相式音箱(bass reflex)
      也稱倒相式開孔箱,系在音箱面板上開有倒相孔(槽)的一類音箱。由于開有孔,箱內的聲音便可以輻射到外面來。倒相式音箱比密閉式音箱的低頻延伸要好些,但低音往往不那么結實緊湊。比較“無限障板”(infinite baffle)
      雙路功放推動(bi-amping)
      指用兩臺功率放大器去推動同一音箱的一種特殊連接方式,系用一臺功率放大器去推動低音單元;另用一臺功率放大器去推動中音和高音單元。
      大屏幕(big screen)
      指直觀式彩電或背投式投影電視中的大屏幕。通常,屏幕的對角線尺寸大都在40英寸以上。
      特制立體聲錄音(binaural recording)
      指有意將錄音話筒裝在仿真人頭的耳通道內的一種特殊錄音方式。由于仿真人頭的物理結構,在錄音中將包含有一些特別的空間信息。當用耳機去聽這類錄音制品時,便會產生不同于真實情況但又甚為奇妙的三維空間感。
      接線柱(binding post)
      指裝于功率放大器和音箱上專供與音箱線連接的接線端子。
      雙極式音箱(bipolar speaker)
      指向前和向后等同時輻射聲波的一類音箱。和偶極式音箱不同,雙極式音箱向前和向后輻射的聲波是同相的。
      雙極晶體管(bipolar transistor)
      指在音頻電路中使用得非常普遍的一種晶體管。雙極則源于電流系在兩種半導體材料中流過的關系。雙極晶體管根據工作電壓的極性而可分為NPN型或PNP型。
      比特(bit)
      二進制數字的基本單位。通常取0或1兩種狀態之一。比特數越多,表達摸擬信號就越為精確,對音頻信號的還原也越好。
      比特率(bit rate)
      指數字音頻或數字視頻信號每秒所存貯或傳送的比特數。例如,CD光盤每一聲道的比特率為705600kbs,而杜比數字(DD)的5.1聲道的比特率則為384kbs。高些的比特率往往意味著可以獲得更好些的音質。
      雙線分音(bi-wiring)
      指對每一支音箱皆用二組音箱線去連接的一種接線方式。用一組(一對)音箱線去跟音箱中的低音單元輸入連接;而另一組音箱線則跟音箱的高音單元連接。只有那些專門設有兩對輸入端子的音箱才能按雙線分音連接。
      發飄(blanketed)
      指高音不足,尤似在音箱前邊懸掛了張毛毯之類吸聲材料而將聲音給吸得空虛了。
      黑電平(baack level)
      指在經過一定校準的顯示裝置上,沒有一行光亮輸出的視頻信號電平。
      清晰(articulate)
      指表示音響器材能夠清晰的分辨音調的聲學術語。
      防滑調整(anti-state adjustment)
      指加裝在唱臂上用于調整加在唱臂上的力,從而抵消唱臂會自然內側滑動的傾向。
      幅形比(aspect ratio)
      也稱寬高比,即顯示熒屏上畫面的寬度與高度的比值。標準電視的幅形比為4∶3(1.33∶1),而寬屏幕的電視以及HDTV高清晰度電視的幅形比則為16∶9(1.78∶1)。
      ATRAC
      指自適應變換聲學編碼(adaptive transform acoustic coding),系日本索尼公司在其推出的MD磁光盤機中采用的一種低比特率數據壓縮編碼技術。
      音響愛好者(audiophile)
      俗稱“音響迷”或“發燒友”,指對重放音樂的音質極為看重的一些人。。
      音響狂(audiophile nervosa)
      指那些總在不停地搗鼓音響器材而不大能盡情去欣賞音樂一味只對音響癡迷的人。
      A/V
      為Audio(音響)與Video(視頻)的縮寫,指兼有視聽特性的那些影音產品。
      A/V輸入(A/V input)
      指既設置得有音頻又設置有視頻插座的A/V功放接收機或A/V前置放大器的輸入端。
      A/V回路(A/V loop)
      指所用A/V功放接收機和A/V前置放大器上安裝的那些A/V輸入與A/V輸出對,系用于跟既能錄音又能播放音頻和視頻信號的A/V器材連接的。比如,一臺錄像機便能跟A/V功放接收機或A/V前置放大器的A/V回路連接。
      A/V前置放大器(A/V preamplifier)
      也稱“A/V控制器”,是用來控制音量,選擇節目源和完成環繞聲解碼功放的一種音響器材。
      A/V前置放大器/調諧器(A/V preamplifier/turner)
      指在同一機箱內裝有AM(調幅)或FM(調頻)接收調諧器的A/V前置放大器。
      A/V功放接收機(A/V receiver)
      為家庭影院系統的心臟部分。負責接收由節目源送來的信號,選擇需要觀看和聆聽的信號,控制重放的音量,完成環繞聲解碼,收聽電臺節目,并將選定的信號予以放大,以便能推動家庭影院的成套音箱。也稱為“環繞聲接收機”。
      方位角(azimuth)
      在磁帶錄音機中指錄放磁頭和磁帶行進方向之間的夾角,理想時應為90°;在LP電唱盤中則指針臂同唱片表面之間的角度。
      AAD
      指錄音及后期制作皆為模擬(A)方式,而只有制片使用數字(D)方式的CD唱片制作。
      A/B試聽比較(A/B comparison)
      指對兩種不同的音樂重放方式進行的反復試聽比較。
      絕對極性(absolute polarity)
      在用絕對極性正確的音響系統播放絕對極性正確的錄音制品時,音箱所產生的正向聲壓便會和原始聲音的正向聲壓一致。絕對極性不對時,便會有180°的相位差。對于有些樂器,有些人是能聽出絕對極性的正確與否的。
      電源凈化器(AC line-conditioner)
      指專門用來濾去交流供電電源中的噪聲和防止音響器材受到電壓峰值和浪涌損害的一種音響輔助器材。有些電源凈化器甚至還可用來防止閃電的損傷。其實,電源凈化器便是一種特別設計和制作的濾波器。
      吸聲材料(acoustic absorbed)
      指任何一種能夠吸收聲波的材料,比如地毯、窗簾以及蓋以厚實布套的家俱等等。
      聲擴散器(acoustic diffuser)
      指任何能夠擴散聲波的材料或器件。
      聲反饋(acoustic feedback)
      音箱發出的聲音會使LP唱盤、話筒等拾音設備產生振動,此振動又被變換為電信號,并再次由音箱重放出來。在這種反饋過程中,振動因自身的反饋而會越來越加強。會場中的擴音設備因音量過大而發出的嘯叫,便是這種聲反饋。
      吸聲板(acoustic panel absorber)
      指利用隔板作用來吸收從低頻到中頻的一種吸聲器材。當有聲波射到吸聲板上時,吸聲板便會振動,從而將聲能變換為板中小部分的熱能。
      聲學(acoustics)
      指專門研究聲音的一門科學。也用于指聽音場所對聲音的吸收反射特性,如“這間聽音室的聲學特性良好”。
      交流同步電機(AC synchronous)
      指轉速由所加交流電的頻率確定的那類電動機。大多用于皮帶傳動的電唱盤中。
      AC-3
      杜比數字(DD)5.1聲道數字環繞聲格式原先的叫法。
      有源分頻網絡(active crossover)
      指可將聲頻信號中的低頻、中頻和高頻在放大之前便加以分割而分別加到各自的發音單元去的一種有源電子電路。雖然有源分頻網絡多用于超低音音箱中,但在多聲道系統中,也可單獨使用有源分頻網絡。
      有源超低音音箱(active subwoofer)
      指專門用于重放低頻、并由內置功率放大器來驅動的那類音箱。
      ADD
      指CD唱片按模擬方式錄音(A),而編輯和制片則均采用數字(D)方式。
      模擬/數字變換器(ADC)
      將模擬信號變換為數字信號的電路。
      鄰臺選擇性(adjacent-channel selectivity)
      指接收調諧器能夠選擇所欲收聽的電臺并抑止鄰近電臺干擾的能力。
      隔臺選擇(alternate-channel selectivity)
      指接收調諧器能夠抑止與所欲接收的電臺相隔為二個臺的其它電臺的干擾的能力。
      AES/EBU數字接口(AES/EBU interface)
      一種傳送數字音頻信號的專業接口,AES/EBU信號線為使用XLR插頭的平衡傳輸線。此外,也在某些消費電子產品中使用。是根據美國AES(聲頻工程協會)和EBU(歐洲廣播聯盟)來命名的。
      逼人感(aggressive)
      用于表示象要把音樂給拋投到聆聽者面前的那種前推型演出的聲學術語。
      空氣感(air)
      用于表示高音的開闊,或是聲場中在樂器之間有空間間隔的聲學術語。此時,高頻響應可延伸到15kHz-20kHz。反義詞有“灰暗(dull)”和“厚重(thick)”。
      氣懸式唱臂(air-bearing tonearm)
      指LP電唱盤的唱臂系用空氣墊來支撐的一種唱臂。
      氣懸式電唱盤(air-bearing turntable)
      指唱盤系由空氣墊來托起的那種唱盤。
      環繞感(ambience)
      也稱包圍感。指電影伴音所產生的那種有一定規模和空間的包圍感。通常是由環繞音箱來營造的。
      安培(ampere)
      電流的計量單位,用A表示。
      解析(analytical)
      指音響器材能巨細無遺的再現錄音制品中的每一細節,但卻用的是錯誤的方式,此種解析方式極缺乏音樂味。
      模擬(analog)
      指模擬信號的電壓變化是對聲波的一種模擬,也即電壓會隨原有聲學波形而連續的變化。與在二進位中用0和1來表示的音頻或視頻信號的數字信號相對。
      圖像變形(anamorphic)
      指影片或視頻的寬屏幕圖像在水平方向上用透鏡或數字處理的方法加以“壓窄”,以便能適應于標準的4∶3的幅形比。重放時,則通過“反壓窄”將圖像原有的幅形比予以恢復。圖像變形的格式可在不犧牲分辨率的情況下,提供正確的幅形比。
      消聲(anechoic)
      字面上講便是“無回波”的意思。
      消聲室(anechoic chamber)
      指一間沒有反射的房間。在消聲室的墻壁上均鋪設得有吸聲性能良好的吸聲材料。因此,室內便不會有聲波的反射。消聲室是專門用來測試音箱、喇叭單元等
      ADD
      指CD唱片按模擬方式錄音,按數字方式進行編輯和制作母帶。
      AC(Alternating Current)
      交流電,指電流方向會作周期性改變的市電供電電源,英美多用60Hz,我國則采用50Hz的。
      有源分頻網絡(Active Crossover)
      指可將聲頻信號的頻率組成分量(低音、中音及高音)在放大之前便進行分組而分別加到各自的揚聲器系統去的一種有源電子網絡。雖然有源分頻網絡多半均內裝于超低音音箱之類的音箱之中,用以推動低音喇叭,但在多路系統中,也可單獨使用有源分頻網絡。
      ATRAC
      指自適應變換聲學編碼。系一種由日本索尼公司在其推出的MD磁光盤錄音機中所采用的低比特率數據壓縮編碼技術。
      發燒友(Audiophile)
      指對音響技術特別偏愛的那些人。
      帶寬(Bandwidth)
      指一段頻率范圍,對于音頻錄音說來,帶寬乃指聲系統或錄音裝置所能包容的樂隊演出或獨唱演員演唱的頻率響應范圍;而對家庭聲音重放裝置說來,帶寬則指系統重放時能“聽到”的頻率范圍,通常在20Hz或30Hz到15kHz或20kHz的范圍內。
      雙極式音箱(Bipolar Loudspeaker)
      指發聲單元分別指向音箱前方和后方且同相饋送信號的那種音箱裝置。由于推動的信號為同相位的,故聲信號不會有反相位的抵消,側向的聲輻射也不會有急劇地衰減。雙極式音箱通常需擺放在離前墻較遠處,以便讓其后向指向的聲波能有適當的反射。
      連接電纜(Cables)
      指訊號線或喇叭線,通常用導線的含銅量的純度來表示導線的好壞,如6N便表示此導線的含銅量已達百分之99.99997。性能好的喇叭線多由多芯線組成,也有用單根或幾根口徑粗的銅線的。在有方向性的喇叭線上更標以箭頭,指示從功放到音箱的接線方向,有些訊號線上也標有箭頭,用于指示從信號源到功放的接線方向。
      DAB(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
      指數字音頻廣播。不論是調頻(FM)還是調幅(AM)廣播,皆為數字立體聲,英國BBC電臺正在某些地區試播,我國近年來也在廣東、北京等地開始試播。DAB需用專門的接收機(收音機)來收聽。
      DAC(數模變換器,也稱解碼器)
      指將接通/斷開的脈沖信號變換為模擬聲信號的數模(D/A)變換器。在CD唱機內均已裝有DAC,但外裝的DAC可讓CD唱機或其它數字播放機音質升級。
      DAT(數字音頻磁帶機)
      Digital Audio Tape的縮寫。指主要用于專業錄音的一種數字錄音裝置,采用了同錄像機(VCR)相似的旋轉磁頭。
      數據壓縮(Data Reduction)
      指設法減少存儲音樂所需要的數據量的一種技術。日本索尼公司在其MD磁光盤錄音機中即采用了ATRAC壓縮編碼技術,而荷蘭飛利浦公司則在其開發的DCC數字盒式磁帶機中采用了類似的PASC(精確自適應子帶編碼)技術。此二種方法皆系采用數據壓縮的方法來設法去掉那些人耳所聽不到的數據。
      DCC(Digital Compact Cassette)
      由荷蘭飛利浦公司開發的一種家庭用數字盒式磁帶錄音機,音質聽起來已跟CD唱機的接近,但使用上不甚方便。由于與索尼公司的MD相互競爭而以失敗告終,目前已逐漸在市場上消失。
      DDD
      指CD唱片的錄音、編輯和母帶制作均采用了數字處理的方式。
      dB(分貝)
      測量聲壓變化的單位,當有1dB的變化時,便能聽出來差別,而在有+10dB的增加時,聲音的響度將會加倍。
      數碼輸出(Digital Output)
      指可用外附的DAC來進行存貯或處理的數字信號輸出,可以是電信號輸出也可以是光學(光纖)輸出。
      偶極式音箱(Dipolar Loudspeaker)
      跟雙極式音箱在構造上相同,但前向及后向喇叭反相饋以信號,因此其聲輻射圖形呈倒“8"字形。多用作環繞聲音箱。THX推薦環繞聲音箱選用偶極式。
      失真(Distortion)
      指不需要的信號或是由設備所添加的對信號所產生的那些改變。
      DVD
      指用作家庭娛樂用的一種視頻光盤。DVD碟片需用DVD播放機來播放。聲像將在配有相應硬件的大彩電的熒屏或配裝有DVD-ROM的臺式計算機的監視器上顯示。
      DVD-ROM
      指與CD-ROM相類似,但比CD-ROM更好的只讀光盤,專供電腦使用,DVD-ROM可以有不同的存貯容量,單面單層的4.7GB和雙層雙面的17GB。
      DVD-Audio
      DVD音頻唱片,目前為1.0版本,以24bit/192kHz為標準。目前尚另有一些按DVD-Video(DVD-視頻)制作的音樂DVD碟,但與DVD-Audio不是一碼事。
      DVD-R
      DVD家族中的一員,為可一次寫入多次讀出數據的DVD,DVD-R可以是單層的(3.95GB),也可以是雙層的(7.9GB)。
      DVD-RW
      由日本索尼公司和荷蘭飛利浦公司及美國HP公司聯合推出的一種存貯容量為3GB的可擦除和可重寫的DVD光盤,與DVD-RAM類似。目前尚在研制容量達12GB,從而可錄入5小時電視節目的DVD-RW。
      DVD-RAM
      供計算機專用的一種可擦除可重寫的DVD光盤,規定的存貯容量為2.6GB(單層)和5.2GB(雙層)。
      Divx
      由美國Circuit City公司推出的一種租賃DVD碟片的特殊方式,一次性付款后,可連續觀看48小時并可不退回,但再看得另行付費。
      靜電揚聲器(Electrostatic Speaker)
      指用高電壓產生的電場力去推動薄而輕的振膜從而發聲的那類揚聲器。
      顫動(Fluffer)
      指錄音磁帶或唱片因轉速有快速的變化而使音調產生起伏的現象,多由運轉不靈所引起。
      頻率(Frequency)
      通常將頻率高的聲音稱為高音,將頻率低的稱為低音,可聽的聲頻范圍在16Hz到20kHz之間。
      前端(Front End)
      多指聲頻系統中的信號源,如LP密紋慢轉唱機或CD唱機,有時也指調諧器(收音頭)中處理從無線接收到的信號的前級。
      赫茲(Herz)
      頻率的單位,1赫茲表示信號每秒有一次周期性的變化。
      家庭影院(Home Theater System)
      家庭影院裝置系一種性能優異的視聽器材的組合,它用來在家里營造出類似于在影劇院中觀看演出時的那種聲畫感受。雖然目前大多數的影視器材,尤其是電視機的畫質還不完全理想,但在投入一定數額的財力后,卻可在音頻方面獲得甚為良好的音響效果。
      MD機(Minidisc)
      日本索尼公司推出的一種可錄音74分鐘,形狀與計算機軟盤相似,而尺寸為64mm的磁光盤機,MD磁光盤有預錄型和可錄型兩類。
      獨立單聲道功放(monobloc)
      指完全獨立的單聲道功率放大器,因此,雙聲道立體聲系統得用二臺這種單獨的功放。其好處是通道間完全沒有交連之類干攏。
      動圈式(MC)唱頭
      這種唱頭將相對于固定磁鐵作運動,以產生信號,不過輸出比動磁(MM)式唱頭的低些。
      動磁式(MM)唱頭
      指相對于固定線圈作運動以產生信號的小型磁鐵式唱頭。
      麗音(Nicam)
      指音質與CD相當的一種電視伴音播送程式。
      歐姆(Ohm)
      對電流所產生的阻力的計量單位,音箱的阻抗值便是用歐姆來測量的。通常,音箱的阻抗越低,便越難于推動。
      過取樣(Oversampling)
      用于DAC系統,當將取樣頻率升高時,轉換電路的工作便更易于進行,且輔助電路也更易于濾去那些不需要的信號。
      無源(Passive)
      指那些不會將信號予以放大且引入的失真也極小的電路或器件。
      唱頭放大器(Phono amplifier)
      由于LP唱機的唱頭輸出的信號電平要比CD唱機和磁帶錄音機的輸出為低,因此,需要加一級專門的多半帶有頻率均衡的前級放大器,即唱頭放大器。過去許多前置放大器或合并式功放中皆專門設有這樣的放大器,但因LP逐漸退出市場,目前的放大器中已少備有這樣的輸入級。
      量化(Quantization)
      指數字聲頻信號中,用來表現各種不同幅度電平可能值的那些數字。
      取樣率(Sampling rate)
      指數字錄音機或播放機對信號取樣的快慢程度,象CD唱機、DCC數字錄音機和MD磁光盤機的取樣率便選定為44.1kHz,即每秒44100個取樣,而DAT數字錄音機的取樣率則選為48kHz或44.1kHz,DAB數字音頻廣播則采用32kHz的取樣率。取樣率決定了數字系統所能記錄的最高頻率,因此,目前正在研究高取樣率的方式。如日本先鋒公司正在開展的將取樣率提高到96kHz的系統。另外,DVD-Audio也采用了96kHz的高取樣率。
      屏蔽(Shielding)
      指為使導線或設備能與干擾隔開而采取的一些措施。
      超低音音箱(Subwoofer)
      指用于重放那些深沉的而由普通小型音箱所無法予以重放出來的低頻段的特制音箱。
      唱臂(Tonearm)
      為唱機的一部分,其上裝有唱頭。
      瞬態(Transient)
      指樂曲(特別是打擊樂)中那些短暫而有爆發性的聲音,通常,這些聲音是難于準確重放出來的。
      三線分音(推動)(Triamping/Triwiring)
      指與雙線分音(biwiring)及雙功放推動(biamping)相類似的一種功放與音箱的連接方式,不過此時需使用三對喇叭線/或三臺功放,而且僅適用于三分頻并帶相應輸入端子的音箱。
      抖晃(Wow)
      指錄音機或錄音座轉速的緩慢變化所導致產生的不穩定的畸形聲音。
      以下專業術語的解釋收集自網絡。請初學者參考。
      CD  
      索尼和飛利浦公司聯手研制的一種數字音樂光盤,有12cm直徑和8cm直徑兩種規格,以前者最為常見,它能提供74分鐘的高質量音樂。
      CD-ROM  
      用于存儲電腦數據的只讀型CD。
      VCD  
      采用MPEG-1壓縮編碼技術的影音光盤,其圖像清晰度和VHS錄像帶差不多。
      超級VCD 
      VCD的改進產品,采用MPEG-2編碼,圖像清晰度得到了提高。
      DVD
      一種外型類似CD的新一代超大容量光盤,它將廣泛應用于高質量的影音節目記錄和用作電腦的海量存儲設備。
      MD
      索尼公司研制的迷你可錄音樂光盤,外型象電腦用3.5英寸軟盤,但采用光學信號拾取系統,類似CD。MD使用高效的壓縮技術來達到與CD相同的記錄時間,音質則接近CD。
      D/A轉換器
      數碼音響產品(例如CD、DVD) 中將數字音頻信號轉換為模擬音頻信號的裝置。D/A轉換器可以做成獨立的機器,以配合CD轉盤使用,此時常常稱為解碼器。
      CD轉盤
      將CD機的機械傳動部分獨立出來的機器。
      超取樣
      取樣頻率數倍于CD制式的標準取樣頻率44.1kHz,其目的是便于D/A轉換之后數碼噪聲的濾除,改善CD機的高頻相位失真。早期的CD機使用2倍頻或4倍頻取樣,近期的機器已經達到8倍或者更高。
      HDCD
      High Definition Compact Disc(高解析度CD)的縮寫——一種改善CD音質的編碼系統,兼容傳統的CD,但需要在帶HDCD解碼的CD機上重放或外接一臺HDCD解碼器才能獲得改善的效果。
      比特(bit)
      二進制數碼信號的最小組成單位,它總是取0或1兩種狀態之一。
      比特流
      飛利浦公司的一種將CD數碼信號轉換成模擬音樂信號的技術。
      杜比B,C,S
      美國杜比公司研制的系列磁帶降噪系統,用于降低磁帶錄音產生的“嘶嘶聲”,擴展動態范圍。B型降噪系統能降噪10dB,C型增加到20dB,S型則可達24dB。
      杜比HX Pro
      不是降噪系統,而是一種改善磁帶高頻記錄失真的技術,通常也稱為“上動態余量擴展”。
      杜比環繞聲(Dolby Surround)
      一種將后方效果聲道編碼至立體聲信道中的聲音。重放時需要一臺解碼器將環繞聲信號從編碼的聲音中分離出來。
      杜比定向邏輯
      (Dolby Pro-Logic)
      在杜比環繞聲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前方中置聲道,以便將影片中的對白鎖定到屏幕上。
      杜比數字(Dolby Digital)
      也稱為AC-3,杜比實驗室發布的新一代家庭影院環繞聲系統。其數字化的伴音中包含左前置、中置、右前置、左環繞、右環繞5個聲道的信號,它們均是獨立的全頻帶信號。此外還有一路單獨的超低音效果聲道,俗稱0.1聲道。所有這些聲道合起來就是所謂的5.1聲道。
      AV功放
      專門為家庭影院用途而設計的放大器,一般都具備4 個以上的聲道數以及環繞聲解碼功能。
      定向邏輯環繞聲放大器
      帶杜比定向邏輯解碼功能的AV功放。
      杜比數字放大器
      也稱為AC-3放大器,一種帶杜比數字解碼功能的AV功放。
      接收機
      帶有收音功能的放大器。
      THX
      美國盧卡斯影業公司制定的一種環繞聲標準,它對杜比定向邏輯環繞系統進行了改進,使環繞聲效果得到進一步的增強。THX標準對重放器材例如影音源、放大器、音箱甚至連接線材都有一套比較嚴格而具體的要求,達到這一標準并經盧卡斯認證通過的產品,才授予THX標志。
      THX 5.1
      基于杜比數字系統的THX。
      DTS
      分離通道家庭影院數碼環繞聲系統(Discrete-channel home cinema digital sound system),它也采用獨立的5.1聲道, 效果達到甚至優于杜比數字環繞聲系統,是杜比數碼環繞聲強勁的競爭對手。
      SRS
      美國SRS公司的一種用兩只音箱產生環繞聲效果的系統。
      分頻器
      音箱內的一種電路裝置,用以將輸入的音樂信號分離成高音、中音、低音等不同部分,然后分別送入相應的高、中、低音喇叭單元中重放。
      雙放大器分音(Biamping)
      音箱的每一只喇叭單元由一個獨立的放大器通道來進行驅動的一種連接方式。一對兩分頻的的音箱需要使用兩臺立體聲功放和兩對喇叭線。見“雙線分音”。
      雙線分音(Biwiring)
      用兩套喇叭線分別傳送音樂信號的高、低音部分的一種接線方式。雙線分音需要使用具備兩對接線端子的專門設計的音箱。
      放大器
      前置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的統稱。
      功率放大器
      簡稱功放,用于增強信號功率以驅動音箱發聲的一種電子裝置。不帶信號源選擇、音量控制等附屬功能的功率放大器稱為后級。
      前置放大器
      功放之前的預放大和控制部分,用于增強信號的電壓幅度,提供輸入信號選擇,音調調整和音量控制等功能。前置放大器也稱為前級。
      后級
      見“功率放大器”。
      前級
      見“前置放大器”。
      合并式放大器
      將前置放大和功率放大兩部分集中在一個機箱內的放大器。
      膽機
      電子管放大器的另一種說法。
      乏力(bleached)
      用于表示那些特別注重器樂高次諧波而不大注意低次諧波和基頻的那類音響器材的發聲特性的聲學術語。蒼白的聲音聽來會顯得過于明亮,單薄而缺乏溫暖感。
      空氣感(bloom)
      用于表示在樂器的聲像四周有空氣環繞的聲學術語。
      轟隆聲(bloomy)
      指在125Hz左右的低音過重,特別是在相當寬的一段頻率范圍內。系由于對低頻或低頻諧振的阻尼不夠所引起。
      冒牌貨(boutique brand)
      指那些表面上看似乎是high-end的音響,但實際上卻只是虛有其表而機箱內皆裝以劣質元器件的偽劣產品。
      渲染(bloated)
      指250Hz一帶的低音中段過強。對低頻以及低頻的諧振阻尼不夠。參看“過粗”(tubby)。
      含混(blurred)
      指瞬態響應差,立體聲聲像模糊,凝聚欠佳。
      悶聲(boxy)
      指聽到的音樂像從封閉的箱子中發出來的而有些共鳴。有時則指在250-500Hz一段有些過強。
      煲機(break-in)
      指新買回的音響器材得通電一段時間后才會讓重放的音質變好。
      橋接(bridging)
      指為增加輸出功率而將功率放大器和音箱作一種特別的連接。橋接便是將雙聲道的立體聲放大器改接為單路的功率放大器。由其中一路放大器去負責放大波形的正半周,而由另一路去放大波形的負半周,音箱則像兩路放大器通道之間的“橋”。橋接時需要用二臺同樣的雙聲道立體聲放大器。
      明亮(bright)
      指突出4kHz-8kHz的高頻段,此時諧波相對強于基波。明亮本身并沒什么問題,現場演奏的音樂會皆有明亮的聲音,問題是明亮得掌握好分寸,過于明亮(甚至嘯叫)便讓人討厭。
      輝度(brightness)
      對于視頻則專指視頻顯示器畫面上所產生的光量。
      輝亮信號(brightness signal)
      用"Y"表示,視頻信號的輝亮信號包含所有的顯示信息,彩色視頻信號則為亮度和色度信號的綜合。
      尖剌(brittle)
      用于表示使得樂器的音色聽來刺耳的中頻或高頻的聲特性的聲學術語。
      緩沖(buffer)
      指用于將音響或電路級加以隔開的電路。前置放大器便是音源和功率放大器之間的緩沖,因為前置放大器為音源減輕了推動功率放大器的負擔。
      直通試聽法(bypass test)
      為一種對音響器材進行試聽的方法。此時將被測試的音響器材或是接入或是不接入信號的行程中,從而可對其聲特性作出評判。
      校正(calibration)
      指為使音響或A/V影視器材的工作能夠正常而進行的精確調整。在音響系統中,校正包括調定各個聲道的電平;而在視頻裝置中,校正便是調好色彩、亮度、色度、對比度及其它參數。
      針臂(cantilever)
      指由LP電唱盤的唱頭端伸出并在其上邊裝有唱針的細管。
      容抗(capacitive reactance)
      指電容器所呈現的阻止低頻通過但卻讓高頻得以通過的一種特性。容抗使電容器成為一種和頻率有依從關系的阻抗。正是利用電容器的容抗才將電容器接在高音單元上,讓高音通過而不讓低音通過。
      電容器(capacitor)
      一種存貯電荷的電子元器件。在功率放大器中的存貯電容器系用于存貯能量;而在直流供電電源中的濾波電容器,則是用來濾去交流成分的;在放大器電路中的耦合電容器則是用來通過交流的音頻信號和隔斷直流的。
      俘獲比(capture ratio)
      為接收調諧器的技術指標。指在調諧器鎖定一個信號較強的電臺而抑止一個信號弱些的電臺之前,所需的兩個電臺信號強度之差的分貝值。俘獲比越低,調諧器的性能便越好。
      唱頭消磁器(cartridge demagnetizer)
      指專門用于消除唱頭內的金屬部分的雜散磁場的一種器材。
      CAV LD激光影碟(CAV laserdisc)
      指按恒角速度(CAV)錄制的LD影碟。不論激光拾取器在什么位置上讀取信號,影碟將始終以恒速旋轉。也稱為“標準格式”的LD影碟。其每面可以錄30分鐘的節目。參看“恒線速” (CLV)。
      CD激光唱片(compact disc)
      指由日本索尼公司和荷蘭飛利浦公司聯合研制成的一種直徑12cm(個別為8cm)可錄74分鐘音樂的光盤。
      CD-R可錄光盤
      (CD Recordable)
      指可以錄入數字音頻的光盤。CD-R為一次錄入的光盤。錄入后便無法抹掉。
      CD-ROM只讀型光盤
      指用于存儲計算機數據的一種只讀型光盤。
      CD-RW可錄可抹光盤(CD-Rewritable)
      一種可錄入可抹掉而反復重錄的CD光盤。但現有大多數的CD唱機卻是無法用于播放CD-RW光盤的。
      中心通道(center channel)
      在多聲道的音響系統中,擺放在觀看室的中間,并位于左右前置音箱當中的中置音箱便是用于重放中心通道中的信息的。在中心通道中幾乎皆為影片中的對白。
      中心通道模式(center-channel mode)
      指A/V功放接收機和A/V前置放大器的中心通道的工作設置方式。
      中置音箱(center-channel speaker)
      指家庭影院系統中裝于視頻監視器的頂部,下面或后面的一種音箱。是用于重放中心通道送來的人聲對白之類信息以及其它同熒屏上的動作有關的一些聲音。
      消費電子產品大展(CES)
      指每年一度于年初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國際消費電子產品大展。
      通道平衡(channel balance)
      指音響系統中或個別音響器材中左和右聲道的相對電平或音量。也用于表示杜比編碼信號中左和右信號的相對差值。為了獲得最好的杜比解碼效果,有些A/V功放接收機和A/V前置放大器還可以對通道平衡進行調整。
      通道隔離(channel separation)
      系用于衡量一個聲道跟其它聲道之間的隔離程度的尺度。在家庭影院系統中,當通道隔離不夠時,一個聲道中的聲音便會“串入”另一個聲道。比較典型的例子便是杜比環繞聲中,前置主聲道中的聲音會“串入”環繞聲道。聲道隔離好時,聲像定位便會更為準確。
      胸音(chesty)
      指音箱的一種聲染色,就像歌唱家因胸腔過大而放聲洪量的那種聲音。系由于在125~250Hz一段的低頻響應上有凸起所引起的。
      色度(chrominance或chroma)
      指視頻信號的彩色部分。色度信號中包含有色彩和色調信息,但卻沒有亮度信息。
      噗嗤聲(chufing)
      指倒相式音箱在以高電平重放低音時所發出的那種噗嗤聲。原因是此時有大量的空氣在音箱開孔處通過。
      甲類放大(class-A)
      也稱A類放大。為放大器的一種工作狀態。此時晶體管或電子管放大器將會對整個的音頻信號進行放大。
      乙類放大(class-B)
      也稱B類放大。為放大器的一種工作狀態。此時一路晶體管或電子管放大器將會放大音頻信號的正半部分,而另一路晶體管或電子管放大器則放大信號的負半部分。
      甲乙類放大(class AB)
      也稱為AB類放大。放大器的一種工作狀態。此時放大器的輸出級在輸出功率為低電平時便按甲類放大狀態,而在輸出功率為高電平時便轉換為乙類放大。
      丁類放大(class D)
      也稱D類放大或數字式放大器。系利用極高頻率的轉換開關電路來放大音頻信號的。具有效率高,體積小的優點。許多功率高達1000W的這類數字式放大器,體積只不過像盒VHS錄像帶那么大。這類放大器不適宜于用作寬頻帶的放大器,但在有源超低音音箱中卻有較多的應用。
      限幅(clipping)
      當要求放大器輸出超過其所允許的輸出功率時,便會使輸出的音頻波形的頂部和底部變得平坦。就像將峰值給削平了似的。限幅會引入大量的失真。讓人在音樂的峰值時聽到有嘎吱嘎吱的響聲。
      封閉(close-in)
      指聲音的不夠開闊,不大柔和和缺少空氣感及細節。多因在頻率高于10kHz時有了衰減的緣故。
      CLV LD激光影碟(CLV laserdisc)
      指按恒定線速度錄制的LD激光影碟。取決于激光拾取器在碟片上的讀取位置,LD碟片的轉速將會改變。當激光拾取器在碟片外沿讀取時,LD影碟的轉速相當對較慢;當拾取器沿碟片內徑讀取時,轉速便會加快。因之,從激光拾取器看來,線速度系保持不變的。也稱為“延長播放”影碟,因為碟片的單面便可存貯1個小時的視頻節目。
      同軸電纜(coaxial Cable)
      指一種內部的導體被隔離層的編織體所包圍的一種電纜。
      同軸數字輸出(coaxial digital output)
      指在CD機、DVD機等數字錄音源設備上安裝的用于輸出數字音頻的RCA插座。可以用同軸數字信號線來跟其它音響器材連接。
      同軸發音單元(coaxial driver)
      指將一個發音單元(通常為高音單元)裝在另一發音單元(通常為中音單元)內部的那類揚聲器。
      編碼正交頻分復用(COFDM)
      原文為 code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系一種信道編碼和調制的方法。在歐洲,主要用于DTV數字電視和DAB數字音頻廣播。用于將相鄰的每部分信號盡可能的分離開來,并分別在可多達1536個離散的頻率上傳送,因而可減少傳輸差錯和多徑傳波之類干擾。
      相參性(coherence)
      指對音樂能夠有一總體感覺而不是由許多單獨部分所組成的那種感受。
      聲染色(coloration)
      指在音響系統中,由某一音響器材所引起的聲音的改變。有聲染色的音箱便不能精確地重放出加給音箱的聲信號。比如,有聲染色的音箱可能會重放出過多的低音,而在高音方面則有所欠缺。
      梳狀濾波(comb filtering)
      指在頻率響應上出現的一系列相間的深深的峰值和谷值的現象。通常,當直達聲和經聽音室內音箱兩側的側墻所反射而稍許有些延遲的反射聲合加在一起時,便會產生這種梳狀濾波。
      共模抑止(common-mode rejection)
      當將平衡信號加到差分放大器時,便只將平衡信號之間的相位差給放大了。任何兩個相位共同的噪聲(共模噪聲)皆被差分放大器所抑止。
      縱深感(depth)  
      指在三維空間中,對樂器、人聲等各種聲音在距離遠近方面的感受。
      細節(detail)  
      指音樂演出時的那些低電平成分,比如器樂中的那些細微結構。
      對白清晰度(dialog intelligibility)  
      指對影片中的人聲對白能夠毫不吃力便聽清楚和聽懂的能力。人聲對白的清晰度會受到家庭影院裝置中的器材的好壞程度、室內聲學情況以及音響系統架設和調試的影響。
      振膜(diaphragm) 
      指揚聲器發音單元中可移動而發聲的表面。
      介質(dielectric)
      指電容器或電纜中用作隔離的絕緣材料。
      差分放大器(differential amplifier)
      指只負責放大平衡信號兩個相位差的放大電路。
      繞射(diffraction)
      指聲波繞過前面的物體而繼續向前傳播。也指因在鄰邊輻射器的表面有不連續(如音箱中用于緊固發音單元的螺釘)而產生的再次輻射。
      擴散(diffusion)
      指聲波的擴散漫射。擴散將減少對聲音方向的感覺,環繞音箱便利用了聲波的擴散。
      數字(digital)
      離散單位的計算或表示方法。例如,數字音頻和數字視頻便可以用一系列的二進位的0和1來表示。
      數字式音箱(digital loudspeaker)
      通常指一種內裝數字分頻網絡和功率放大器的音箱。數字式音箱輸入的信號為數字比特流,在用數字信號處理的方法將音頻頻譜分割后,便分別將這些信號變換為模擬信號,然后再由各自的功率放大器放大后再去推動音箱中的相應發音單元。
      數字式前置放大器(digital preamplifier)
      指在數字域內完成音源選擇,音量控制和其它功能的那類前置放大器。
      數字式功率放大器(digital amplifier)
      指輸入為數字信號但經數字/模擬(D/A)變換后再進行功率放大的那類功率放大器。
      數字/模擬(D/A)變換器(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
      簡稱DAC變換器。指將數字音頻信號變換為模擬音頻信號的芯片。在CD唱機、LD影碟機、DSS數字衛星系統以及DVD播放機中,皆裝有這類DAC變換器。另外,在有些音響系統中還單獨使用了DAC變換器。也稱解碼器或數字處理器。
      數字音量控制(digital Volume Control)
      指通過對用于表示音頻信號的0和1的數學運算來對信號電平進行調整的一種數字電路。
      生硬(hard)  
      通常指3kHz一帶的中頻高段過多而讓聲音變得尖銳。
      諧波失真(harmonic distortion)  
      指原有頻率的各種倍頻的有害干擾。放大1kHz正弦波時將會產生2kHz的二次諧波和3kHz的三次諧波以及許多更高次的諧波。
      尖刺(harsh)  
      指中頻高段過多。在頻率響應的2kHz到6kHz之間有尖峰值或是在數字式錄音機的低通濾波器中有過多的相位移。
      高解析力兼容數字(HDCD) 
      用于改善16bit/44.1kHz規格的CD唱片音質的一種處理方法。經HDCD編碼的CD唱片可以用任何CD唱機來播放,但用加有HDCD解碼器的CD唱機播放時,重放效果便會更好。
      高清晰度電視(HDTV)
      系一種新型的數字視頻傳輸系統。已于1998年正式在美國播放。HDTV將會逐步(2006年前)取代已使用了長達48年之久的NTSC制式。HDTV的幅形比為16:9(1.78:1),分辨率可高達1000線,并用杜比數字(DD)作為伴音。HDTV現有兩種方式:日本采用的模擬方式和由國際聯盟(Grand Alliance)倡議并由美國采用的數字方式。在美國先進電視系統委員會(ATSC)提出的18種數字電視的格式中,便有6種為HDTV,其中3種為1920×1080象素外,另3種為1280×720像素。1080格式包括每秒30幀的1080i(隔行掃描)和每秒24及30幀的1080p(逐行掃描),720格式則全為逐行掃描,分別為每秒24、30或60幀。
      赫姆霍茲諧振器(Helmholz resonator)
      赫姆霍茲諧振器為一種聲波吸聲器,由于在板上開有許多小孔,會使空氣在某些特定頻率上產生諧振,從而吸收聲波。
      High-End音響(High-End Audio)
      頂級音響,指聲重放的效果已同實際的現場演出相當接近的一類音響。在用于指音響器材時則指性能已臻頂尖而售價也極為昂貴的那些音響器材。
      液晶投影電視(LCD projector)  
      指采用3個液晶板和1個白織燈光源的一種前投式投影電視,但屏幕又是前投式投影電視中最小的。有些象在觀看者面前放了個放大鏡,但卻仍有較多的細節。LCD投影電視的主要優點是勿需進行會聚調整,缺點是會產生跳幅現象(pixellation)。
      清瘦(lean)  
      用于描述在重放音樂時,缺少低音中段的專業術語。相同的術語有“單薄” thin)、“輕飄”(light weight)、“欠阻尼”(under damped,用于音箱),而反義詞有“加重”(weighty)、“豐滿”(full)以及“過重”(heavy)。
      發光二極管(LED)  
      指一種有電流通過時便會發光的固體器件。在許多音響器材的前面板上均裝有LED指示器。
      信箱模式(letterbox) 
      指將寬屏幕幅形比的圖像在標準幅形比的普通電視機上顯示時畫面所將會現的情況。畫面的上方和下方皆會有黑色條帶。
      電平一致(level matching)
      指為了能夠準確地進行評判而在重放兩種音樂時設法讓音量保持一致的調整措施。
      低頻效果聲道(LFE)
      系杜比數字(DD)環繞聲中的一個獨立通道。是用來加強低音效果的,也即5.1聲道中的那個“0.1”通道。
      輕飄(light weight)
      指音樂重放時低音欠缺。
      線性(linear)
      指輸出的變化直接同輸入成比例的關系。
      MPX濾波器(MPX filter)  
      指在有些調諧器和錄音座上加裝的一個開關。用于接通19kHz的濾波器,以便能濾掉電臺在播放FM(調頻)信號時的19kHz導頻音。當用錄音座來錄音時,MPX濾波器就更是非用不可,因為導頻音將會干擾杜比降噪系統的正常工作。
      最高有效位(MSB)  
      指二進制中最高值的比特。在16比特的數字音頻中,其第1個比特便對16bit的字的數值有最大的影響。例如,在十進制的15,389這一數字中,相當于萬數那1行(1)的數字便對數值的影響最大。比較與之相反的“最低有效位”(LSB)。
      含混(muffled)  
      指聲音蒙,不夠通透。是因為高頻弱或中頻的高段弱的緣故。
      多比特DAC(multibit DAC) 
      指那種由階梯或電阻組成的數字/模擬(D/A)變換器。其中每個電阻均相當于數字音頻的一個比特。由于后一電阻的阻值為前一電阻的一倍,所以每經一個階梯,電流便會減少一半。此種用電阻阻值倍增的連接方式便相當于二進位制的1、2、4、8、16、32、64以及類推的值。和1bit的DAC變換器不一樣。在1bit的DAC變換器中,數字音頻信號僅僅用位數為1比特的脈沖來表示。
      多通道功率放大器(multichannel power amplifier)
      指內部裝有二個以上通道的功率放大器。通常具有5個或6個通道。
      多徑傳播效應(multipath effect)
      指在FM(調頻)無線電廣播中,在發射臺和接收機之間,信號出現了二個或更多個的傳播途徑的情況。多徑傳播效應是由于大型建筑物或山脈反射信號所引起的。接收天線將會收到直達信號和經反射而有延遲的信號。多徑效應會產生失真,在收看電視節目時,多徑傳播效應便會讓圖像出現“重影”。
      多徑效應指示器(multipath indicator)
      指裝在較高級的FM(調頻)調諧器中用于指示接收信號多徑效應程度的指示器。
      嗡聲(nasal)
      用于表示人聲聽來有些擠壓的那種中頻聲染色(特別是對音箱)的聲學術語。原因是在頻率響應的600Hz一帶有突起。
      麗音(Nicam)
      指音質與CD相近的一種電視伴音播送程式。
      噪聲整形(noise shaping)
      指為了減少可聽到的噪聲而專門設法將量化噪聲遷移到音頻頻段的高倍頻程段或高出音頻頻段的地方。噪聲整形技術在1bit的DAC變換器和DSD(直接流數字)中有所應用。
      NTSC制式標準(NTSC Standard)
      指美國國家電視標準委員會(NTSC)于1953年頒發的電視制式標準。其理論上的最大分辨率為525線,幅形比則為4:3(1.33:1)。
      Nyquist定理(Nyguist theorem)
      尼奎斯特定理表示數字音頻系統的采樣頻率和可以存貯的最高音頻信號之間的關系。具體些講,采樣頻率必須比所錄入的最高音頻頻率至少高出一倍。
      客觀評定(objective testing)
      指在評價音頻或視頻器材時,恰當而確切的使用儀器設備和經周密安排后進行的試聽(觀看)比較和評定。即不作隨意的安排也不采用未經控制的技術。
      倍頻程(octave)
      指比值為2:1的兩個頻率之間的頻率間隔。比如說,最低倍頻程為20Hz-40Hz;而最高倍頻程則為10kHz-20kHz。
      離軸響應(off-axis response)
      指在音箱兩側所測出來的音箱的頻率響應。和直接在音箱障板前的軸線上測出的軸上(on-axis)響應不同。
      偏斜(offset)
      指有意讓支點或唱臂變曲成S形成J形,從而讓唱頭相對于唱臂呈25°的角度。
      及時監聽(offtape monitoring)
      指在剛剛錄音幾秒鐘后,便立即對磁帶錄音進行的監聽。及時監聽只有在三磁頭的磁帶錄音機中才能實現。
      歐姆(ohm)
      為電阻的計量單位。
      歐姆定律(Ohm\';s law)
      在電路中表示電壓、電流和電阻之間的關系的定律。根據歐姆定律,電壓等于電流乘以電阻值。也即電壓為定值時,電阻越大,電流便越小,電流和電阻成反比的關系。
      軸上響應(on-axis response)
      指直接在音箱障板前測量出的音箱的頻率響應。
      單音調低音(one-tone bass)
      用于表示聽來似乎只有一個音調的那種低音。當在相當窄的頻帶內要求音箱有過多的輸出時便會出現這種情況。
      模糊(opaque)
      指聲場猶似在云霧中那樣有些模糊不清或過于厚重。比較與之相反的“通透”(transparent)。
      輸出阻抗(output impedance)
      從技術上看,音響器材的輸出電壓會隨負載阻抗的變化而變化。實際上,高輸出阻抗的音響器材就比低輸出阻抗的音響器材輸出的電流要少些。因此,總希望輸出阻抗能夠低些。
      輸出級(output stage)
      指音響器材中的放大電路的最后一級。
      輸出變壓器(output transformer)
      指在電子管放大器中用于將輸出級與音箱交連的變壓器。在電子管放大器中,需要用輸出變壓器來將放大器的高輸出阻抗變換為能夠推動音箱的低阻抗。輸出變壓器還起到隔離放大器輸出端的直流的作用。
      遠近感(overall perspective)
      也稱縱深感。用于描述重放音樂時的前推程度的音響術語。由層次感來表示,前推型的音響便相當于坐在音樂廳的前3排;而后挪型的音響則相當于坐在音樂廳的最后幾排。
      拖尾(overhang)
      在音箱中,拖尾指在激勵信號中止后,低音發音單元錐盆還繼續移動;而對于唱臂,拖尾(懸段)則指從唱臂支撐點到唱頭的一段距離。
      超取樣數字濾波器(over sampling digital filter)
      指能去掉在采樣頻率的倍頻率上產生的那些音頻頻譜的雜亂鏡頻的數字音頻電路。一只8倍(8X)過采樣的濾波器便會對每一輸入采樣產生7個新的采樣,從而將采樣頻率增加8倍。過采樣將這些雜亂的鏡頻移到更高的頻率上,因而更便于濾除。
      PAL制式
      逐行倒相的PAL制式為歐洲和我國采用的(PAL-D)電視制式。理論上的最大分辨率為625線,幅形比4:3(1.33:1),也有個別采用16:9(1.78:1)的。
      真實感(palpable)
      指對重放器樂或人聲有極其真實甚至可以觸摸的感覺。
      平移(panning)
      指聲音和聲像從一處移向另一處,原為攝影方面的專業詞匯。
      平移與掃描(Pan & Scan)
      一種能在畫面上下沒有黑條帶的情況下,將寬屏幕的顯示畫面變換為標準幅形比(4:3)的畫面的方法。由于攝像機不斷平移和掃描而只拍圖像的最重要部分,因此便會將畫面的左邊和右邊的邊緣部分給切掉。
      無源電平控制(passive level control)
      指不用放大器或其它有源電子器件(如電子管或晶體管),而對音響系統的音量進行控制的一種器材。典型的無源控制便是裝有音量調整電位器的小盒子。
      無源輻射器(passive radiator)
      也稱輔助低音輻射器(ABR)或空紙盆式音箱。指在某些音箱中的一個發音單元并不在電氣上作連接,但卻會隨箱內的低音單元的錐盆的移動所產生的空氣壓力而移動。無源輻射器的錐盆系裝在倒相式音箱的開孔處的。
      無源式超低音音箱(passive subwoofer)
      指需另用一臺單獨的功率放大器去推動的那些超低音音箱。與之不同的便是箱內裝有單獨的功率放大器的“有源式超低音音箱”(active subwoofer)。
      脈沖編碼調制(PCM)
      簡稱脈碼調制,指一種利用一系列數字采樣來表示音頻信號的方法。
      等離子體平板顯示器(PDP)  
      Plasma Display Panel (PDP)系一種頗有發展前途的光激發光型平板薄型顯示器,往往由上百萬個發光像素構成,熒屏尺寸可在30-60英寸之間。目前最大的僅做到50英寸,而且售價相當貴。
      峰值(peak)  
      指為時短暫的高電平信號。也指在窄頻帶內有過多的能量。比較與之相反的“谷值”(dip)。
      五極管(pentode)  
      指有五個電極的電子管;即陰極、板極、廉柵極、控制柵和抑止柵,比三極管的效率更高。
      感覺編碼(perceptual coding) 
      指利用省略部分聽不見(或看不到)的信息來設法減少對音頻或視頻信號進行編碼所需的比特數的一種方法。
      周期(period)
      指正弦波經歷一個完整的周波所需要的時間。
      幻像中置通道模式(phantom center channel mode)
      指在A/V功放接收機或A/V前置放大器中的一種設置方式。系在不用中置音箱時使用。
      幻像聲像(phantom image)
      指在兩支音箱之間所營造出的視在聲源。
      相位調整(phase adjustment)
      指在有些超低音音箱上加裝的一個控制機構。用于對超低音音箱所重放出的聲音稍許加以延遲,從而讓超低音音箱的輸出能夠和前置主音箱同相位,即具有相同的時間關系。
      相位角(phase angle)
      用于衡量音箱的阻抗帶有多少感抗和容抗的尺度。
      唱頭放大器(phono amplifier)
      因LP電唱盤的唱頭所輸出的信號電平比CD唱機和磁帶錄音機的輸出為低,因此,需要加一級帶有RIAA均衡的高增益前級放大器(唱頭放大器)。先前許多前置放大器或合并式功放中皆普遍加裝有這樣的放大電路。但因LP電唱盤已逐漸退出市場,因此,在目前制造的放大器中已多半不再裝有唱頭放大級。
      尖叫(piercing)
      指尖銳刺耳的叫聲,原因是在頻率響應的3kHz到10kHz的頻率范圍內有尖而窄的峰值。
      粉紅噪聲(pink noise)
      指一種在所有的頻率上能量皆相同的隨機噪聲。頻譜電平以每倍頻程3dB的速率減少的噪聲信號,便會在每倍頻程內具有相等的噪聲能量。粉紅噪聲通常用作測定音響或聆聽環境的頻譜的測試信號。另在環繞聲系統中,則用作平衡通道輸出的測試信號。
      畫中畫(PIP)
      Picture in picture(簡稱PIP)指在電視機的熒屏上還可以用一些小畫面來顯示其它頻道的圖像。多數情況下,需要另外的調諧器。
      像素(Pixel)
      像素(picture element)為熒屏上顯示的最小單元。
      音調確定(pitch definition)
      指分辨重放音樂音調的能力,尤其是對重放的低音。有些音響器材(特別是音箱)將會使音調變得模糊難辯。
      凹坑和小島(pits and lands)
      指CD光盤或DVD影碟上的那些用于表示數字數據的小凹坑和平坦的表面(小島)。
      支點式唱臂(pivoted tonearm)
      指唱頭和唱臂按圓弧橫跨在LP密紋唱片之上,并始終保持一固定的支撐點的一類唱臂。與之相反的便是“切線循跡唱臂”(tangential-tracking tonearm)。
      平板揚聲器(planar loudspeaker)
      以往用于指那些將發音單元(或幾只發音單元)裝于一開闊的平板上的揚聲器,而現在則多指一種新型的超薄超輕的平板揚聲器。這類平板揚聲器系由英國NXT等公司推出的,其音質尚可,頻率范圍甚寬且指向角度也大,但低音還不夠理想。
      平面磁性(揚聲器)(planar magnetic)
      指將傳送音頻信號的導體緊貼(粘合)在振膜上的一類發音單元。有些帶式和平面磁式發音單元也稱為準帶式揚聲器。
      音響重放裝置(playback components)
      廣義地講,便指功率放大器和音箱,以有別于音源(接收調諧器、CD唱機、LP電唱盤和DVD播放機等)及控制器材(前置放大器)。
      鎖相環(PLL)
      原文為phase locked loop(PLL),指將輸入信號的相位與某一基準頻率的相位加以比較,從而使二個信號能夠同步的電子電路。
      峰值音樂輸出功率(PMPO)
      指以音樂信號瞬間能達到的峰值電壓來計算的輸出功率,其商業宣傳意義大于實際的應用。PMPO功率可以比常用的有效輸出功率(RMS)高出3-4倍之多。
      點聲源式音箱(point-source loudspeaker)
      指從一個點上向空間輻射聲波的音箱。比較“線聲源式音箱”(line-Source loudspeaker)。
      開孔(port)
      指在倒相式音箱前面板或后面板上的開孔,系用于將低頻聲波從箱內引出。
      開孔噪聲(port noise)
      指倒相式音箱的開孔處因有急迅的空氣流過而產生的噪聲,也稱為“噗嗤聲”(Chuffing)。
      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
      指將線路電平的信號放大到足以用去推動音箱的那類音響器材。
      功率帶寬(power bandwidth)
      指功率放大器能夠提供額定輸出功率的頻率范圍。
      功率容量(power handling)
      用于衡量音箱在未被燒毀前所能承受的由功率放大器施加的最大功率。
      功率輸出(power output)
      指功率放大器能夠向音箱提供多少電壓和電流的能力。
      直流供電電源(power Supply)
      指在每種音響器材中都得裝備的那種將50Hz的交流市電變換為供給機器使用的直流電的電路。
      電源變壓器(power transformer)
      指在交流供電電源中用于將輸入的220V/50Hz的市電變換為較低電壓的器件。
      前置放大器(preamplifier)
      指負責接收由音源送來的信號并對信號進行選擇、控制音量和用于推動功率放大器的音響器材。
      預前置放大器(pre-preamplifier)
      指將極其微弱的唱頭輸出信號放大后以便達到可加到前置放大器的電平的器件。多半用于放大動圈式(MC)唱頭的輸出,從而能夠同前置放大器專門為動磁式(MM)唱頭設計的輸入端相配。
      現場感(presence)
      指樂器或人聲就像真的出現在聽音室內的那種感受。
      心理聲學(psychoacoustics)
      指專門研究人的聽覺的學科,被稱為“音樂的科學”。
      有力度(punchy)
      描述音樂演奏具有動態沖擊(特別是低音)的聲學術語。
      推挽放大器(push-pull amplifier)
      指一種特別的放大器,其所用的一對晶體管或電子管因采用了專門的接線方式,所以當一個管子負責放大音頻信號波形的正半周時,另一管子便負責放大信號波形的負半周。比較“單端放大器”(Single-end amplifier)。
      脈沖寬度調制(PWM)
      簡稱脈寬調制。指一種用數字來表示音頻信號的方法。此時系將幅度信息包含在單比特的脈沖寬度之中。
      Q-Sound
      指加拿大一家公司開發的一種利用雙聲道來營造虛擬環繞聲的技術。已在計算機、電子游戲機和電影院中獲得一定的應用。
      數字電視(DTV)  
      所有數字電視的通稱,包括高消晰度電視(HDTV)和標準清晰度電視(SDTV)在內。
      混濁(dull)  
      指缺少高音能量。
      DVD影碟(DVD-Video)  
      指用作家庭娛樂用的一種視頻光盤。尺寸和CD唱片一樣,但錄入的則為按MPEG-2編碼的數字視頻和杜比數字(DD)編碼的環繞聲音頻。DVD影碟需用DVD播放機來播放。
      DVD音頻唱片(DVD-Audio) 
      新一代的音樂唱片。目前為1.0版本,數據格式為24bit/192kHz,采用線性脈沖編碼調制(PCM)及“無損壓縮編碼(MLP)”。另還有些用DVD-Video制作的音樂DVD唱片,但和DVD-Audio不是一回事。
      DVD可錄光盤(DVD-R)
      為一次寫入多次讀出數據的DVD可錄光盤。DVD-R可以是單層的(3.95GB),也可以是雙層的(7.9GB)。
      DVD-RAM
      一種供計算機專用的,可擦除可重寫的DVD光盤。規定的存貯容量為單面2.6GB以及雙面5.2GB。
      DVD只讀光盤(DVD-ROM)
      為一種與CD-ROM光盤類似,但容量更大的只讀光盤,專供電腦使用。DVD-ROM可以有不同的存貯容量,單面單層的4.7GB、單面雙層8.5GB、雙面單層9.4GB、雙層雙面的17GB。
      DVD-RW
      由日本索尼公司和荷蘭飛利浦公司及美國HP公司聯合推出的一種存貯容量為3GB的可擦除和可重寫的DVD光盤。與DVD-RAM類似。目前尚在研制容量可達12GB的,因此將可錄入5個小時的影視節目。
      動態壓縮(dynamic compression)
      指在音箱中發音單元所出現的那種當驅動信號增加而聲輸出僅有少量增加的現象。
      動態范圍(dynamic range)
      指信號最強部分與最微弱部分之間的電平差。對于音響器材,動態范圍便表示器材對強弱信號的兼顧處理能力。另對視頻信號,則用于指黑白之間的亮度電平差。
      動態范圍壓縮器(dynamic range compressor)
      指在有些裝設有杜比數字(DD)解碼功能的功放接收機和前置放大器中采用的一種電路。系用來減少音量的峰值和增加低電平聲音的音量。深夜為了不影響鄰居或家人的休息,便可以使用動態范圍壓縮器來聆聽音樂和觀看影院節目。此時對于那些低電平的聲音,將仍能清晰可聞。
      唱臂有效質量(effective tonearm mass)
      指唱臂移動部分的總質量和質量沿唱臂總長的分布。靠近支點的質量僅會稍許增加些唱臂的有效質量,但靠近唱臂唱頭處的同樣質量則會使有效質量大為增加。為了能夠有最好的性能,唱臂的有效質量必須同唱頭的順性相匹配。
      靜電式揚聲器(electrostatic loudspeaker)
      指極薄的振膜在靜電力的作用下作前后移動的那類揚聲器,和依靠電磁力來使振膜作前后移動的電動式揚聲器是不相同的。
      電磁干擾(EMI)
      指因電磁波的輻射而產生的干擾。
      包圍感(envelopment)
      指在聆聽音樂時有一種被音樂環繞包圍的感覺。比如在用多聲道的環繞系統來聽音樂時。
      均衡(equalization)
      指在重放錄音磁帶或LP密紋唱片時,有意削減些高音以便能夠同錄音時曾經對高音的提升達到平衡。
      均衡器(equalizer)
      指可以用來改變音頻節目音調的總體平衡的電路。對低音和高音的加以控制便是均衡器的一種形式。
      刺耳(etched)
      指一種令人討厭的因過于突出瞬態音樂信息而常會出現的那種過于明亮的聲音。
      延伸(extension)
      指音響器材在重放音樂時所能重放出的最高頻率或最低頻率。
      反饋(feedback)
      指在放大器電路中,有意將一部分的輸出信號反饋回放大器的輸入端。反饋可以減少失真和使電路工作得更為穩定。
      磁液冷卻(ferrofluid)
      指填充在發音單元磁隙中的含有微粒磁性材料的液體。是用來讓音圈冷卻和對移動部分起阻尼作用的。
      快速傅里葉變換(FFT)
      指將時域中的信息變換到頻域中的一種數學運算。
      濾波器(filter)
      指有選擇的設法除去或減少某些頻率成分的幅度的電子電路。
      濾波電容器(filter capacitor)
      指在直流供電電源中用來濾去交流50Hz紋波的那些濾波電容器。
      火線(firewire)
      也稱IEEE 1394數字接口。系一種高速的數字視頻和數據接口技術。已被美國IEEE采納為新型的標準。用于將數字電視和計算機與其它器材和周邊設備連接。比如用于將數字錄像機、HDTV的機頂盒、數字攝錄機等連接起來。Firewire為美國蘋果公司推出的,類似的還有日本索尼公司的iLINK等。
      快閃存貯(flash memory)
      簡稱閃存。系一種不會受影響的永久性隨機存貯器(RAM)。多半用于由電池供電或便攜式或數字存貯的器件中。比如數字相機、筆記本電腦以及MP3播放機。可固定裝放也可方便的取出。
      平坦(flat)
      對于音箱,便指能夠準確地重放所輸入音頻信號的那類音箱。稱之為響應平坦的音箱乃因其頻率響應曲線甚為平坦。另沒有浮凸的平坦則用于描述缺乏縱深感的聲場。
      落地式音箱(floorstanding Speaker)
      指不用音箱腳架而直接擺放在地面上的那些大型音箱。
      多次回聲(flutter echo)
      指在房間內的二個表面之間的來回反射。多次回聲系由未經處理的平行表面產生的。
      前推(forward)
      指用于表示仿佛將重放出來的聲音給拋投到聆聽者的面前來似的那種感受的聲學術語。
      幀(frame)
      指一幅完整的視頻圖像。NTSC制成的電視圖像每秒便有29.97幀。幀的一半則稱為場,比如,我國實施的PAL-D制成便每秒有50場。
      頻率(frequency)
      指在一個周期內的重復次數,或每秒的周波數。計量單位為Hz(Hertz),如頻率為1000Hz(1kHz)的音頻信號每秒便有1000個正弦波的周波。
      頻率響應(frequency response)
      指用圖表的形式來展示音響器材的相對幅度和頻率的函數關系。
      前端(front end)
      多指音頻系統中的音源,如LP電唱盤或CD唱機。有時也指接收調諧器中處理從無線電廣播中接收信號的前級。
      前投式投影電視(front projector)
      指將圖像從遠處投向單獨的大屏幕(對角線尺寸可大到25英尺)的視頻裝置。
      豐滿(full)
      指基波相對強于諧波。低頻響應良好,雖未必有所延伸,但在100Hz到300Hz的頻率范圍內,具有足夠的電平。男聲在125Hz一帶相當充足;而女聲和小提琴聲在250Hz一帶也相當充足;薩克斯管在250Hz到400Hz一段也很充足。反義詞為"單薄"(thin)。
      寬頻帶音箱(full-range speaker)
      也稱全頻段音箱。指能夠重放低音以及中音和高音的那類音箱。
      增益(gain)
      用來表示放大器放大量的數值。放大器如果能夠將幅度為0.1V的信號放大到1V,便稱之為具有10倍的增益。
      柔和(gentle)
      指高次和中頻高段的諧波沒有被增強甚至還有所削弱。反義詞“尖刺”(edge)。
      閃亮(glassy)
      指極為明亮的情況。
      顆粒(g
      rainy)
      用于表示器樂或人聲在音色上的粗糙程度的聲學術語。有點像照片中的那些顆粒。音樂聽來有些像被分割成許多的小段而不再連續,也不再清澈或通透。系因有諧波失真或互調失真所引起的。早期的模擬/數字(A/D)變換器和現在一些設計不良的A/D變換器便有這樣的毛病。粉抹便比顆粒好。
      小型快速閃存卡(compact flash)
      由美國SanDisc公司開發的一種1英寸半見方的小型快速閃存卡,主要供數字相機和MP3播放機以及個人數字助理(PDA)裝用。有各種不同的存貯容量(MB)。
      順性(compliance)
      在唱頭中,用于表示針臂的勁度。具體地講,順性便是在加以10-6達因的力時,針臂移動的距離。通常用1cm的百萬分之幾來表示。凡是高于20的便是高順性,而只要低于10的便是低順性。
      分量視頻(component video)
      視頻信號可分成3個部分:1個亮度信號和另外2個色度信號。技術上用Y、B-Y、R-Y表示。分量視頻是一種連接視頻信號的的極好方式,但目前尚未能獲得廣泛的應用。在優質的DVD播放機上已設置得有分量視頻輸出,又叫色差輸出。當將分量視頻輸出跟備有分量視頻輸入端的視頻監視器連接時,圖像的畫質將會有明顯的提高。
      復合視頻(composite video)
      指將亮度(亮度或黑白)信息和色度信息合在單一的信號中的那種視頻信號。復合視頻的輸入和輸出用的是RCA插座。
      壓縮(compression)
      指音響器材中聲波的空氣密度大于通常的標準大氣壓時的情況。當低音發音單元的錐盆向前移動時,便會產生這種壓縮。一次壓縮和一次疏松便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聲波。
      錐盆(cone)
      指揚聲器中用于前后移動而發聲的紙盆、塑料盆或金屬盆(振膜)。
      擁擠(congested)
      指聲音的過于密集而讓樂器的聲像變得不再易于明確分辨的那種情況。
      接點清潔劑(contact cleaner)
      指用于清除音頻插頭和插座上的氧化物和污物的一類清潔液體。
      對比度(contrast ratio)
      指圖像上最大亮度和最低亮度之間的比值。
      控制器件(control component)
      音響系統中的前置放大器便是一種用來進行控制的器材。因為前置放大器要負責調整音量和確定需選聽什么音源。
      輕快(crisp)
      指高音干脆明快。
      認真聆聽(critical listening)
      指通過認真的聆聽和分析而專門去挑音響器材在重放音樂時的毛病,從而對音響器材的重放音質進行評介的一種技巧。
      分頻網絡(crossover network)
      指用于將音頻頻譜分割為2個或更多個部分的電路。分頻網絡多半裝于音箱中。另外,在有些A/V功放接收機和A/V前置放大器內也裝有分頻網絡。
      交越失真(crossover distortion)
      參看“過零失真”(zero-crossing distortion)。
      分頻頻率(crossover frequency)
      也稱分頻點,指音頻頻譜被分割的頻率。分頻頻率為80Hz的超低音音箱會將加到音箱來的信號中的那些高于80Hz的信號給濾掉,而信號中那些低于80Hz 的信號則會用去推動音箱中的低音單元。
      分頻網絡的斜率(crossover slop)
      描述分頻濾波器衰減特性的陡峭度,用xdB/倍頻程表示。例如,裝以分頻頻率為80Hz而斜率為6dB/倍頻程的超低音音箱,雖然仍然有頻率為160Hz(80Hz的倍頻程)的音頻信號加到超低音音箱,但160Hz的音頻信號的幅度已衰減了6dB。而斜率為12dB/倍頻程的分頻網絡雖然也能讓160Hz的音頻信號加到超低音音箱,但其幅度則已衰減了12dB。大多數的分頻網絡的斜率皆為12dB/倍頻程、18dB/倍頻程和24dB/倍頻程。分頻網絡的斜率也還用“一階”(6dB/倍頻程)、“二階” 12dB/倍頻程)、“三階” 18dB/倍頻程)以及“四階”(24dB/倍頻程)來表示。斜率很陡峭時(如24dB/倍頻程),對音頻頻譜的劃分也更為陡直,因而兩個頻帶的重疊便會更少一些。
      串音(crosstalk)
      參看“聲道隔離”(channel separation)
      陰極射線管(CRT)
      指一種電真空器件,當電子轟擊到涂有熒光粉的熒屏上時,陰極射線管便會發光,從而構成可見的圖像(畫面)。直觀式電視機裝用的均為大屏幕的CRT管,而有些前投式投影電視則裝有3支小型的CRT管。
      累積衰減頻譜(cumulative spectral-decay)
      指作為信號衰減的函數的頻率和幅度之間的關系。參看“瀑布圖” (waterfall curve)
      電流(current)
      指電子在導體內的流動。例如,功率放大器便會促使電流在音箱線和揚聲器的音圈中流過,從而讓揚聲器的錐盆作前后的移動。
      電流/電壓變換器(current-to-voltage converter)
      指緊接著裝在數字/模擬(D/A)變換器芯片后邊的電路。I/V變換器是用來將DAC變換器輸出的脈動電流變換為電壓的。
      截止頻率(cutoff frequency)
      參看“分頻頻率”(crossover frequency)。
      數字音頻廣播(DAB)
      數字音頻廣播(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為利用COFDM方式通過閉路電視裝置、衛星天線或直接向空中播送調幅(AM)或調頻(FM)廣播的一種新型廣播制式,可播送文字、圖片和聲音。DAB播送音樂的音質極好,并另有一些優點。英國BBC電臺早在1995年底便開始正式播送。我國近年來也先后在廣東、北京等地開始試播。DAB需用專門的接收機收聽。
      DAC變換器
      參看數字/模擬(D/A)變換器。
      阻尼因數(damping-factor)
      也稱阻尼系數。表示功率放大器控制低音發音單元錐盆移動的能力的數字。同功率放大器的輸出阻抗有關。
      數字音頻磁帶(DAT)
      數字音頻磁帶(Digital Audio Tape)為一種可存貯2小時16bit/44.1kHz或48kHz數字音頻的小型磁帶。
      數據壓縮(data reduction)
      指設法減少存貯音樂所需要的數據量的一種技術。日本索尼公司在其MD磁光盤機中便采用了ATRAC壓縮編碼技術,而荷蘭飛利浦公司則在其開發的DCC數字盒式磁帶錄音機中采用了類似的PASC(精確自適應子帶編碼)技術。此兩種方法皆采用數據壓縮的方法來設法去掉那些人耳所聽不到的數據。另外,MP3也采取了相應的數據壓縮技術。
      分貝(decibel)
      分貝(dB)為表示相對功率或幅度電平的標準單位。用dB表示。
      滿刻度分貝值(dBFS)(dB Full Scale)
      指數字音響中以滿刻度為基準的分貝值。滿刻度可保證數字錄音有最大的錄音電平,所有的數字電平皆用dBFS表示。低于滿刻度20dB的信號便是-20dBFS。
      dBSPL(dB Sound Pressure level)
      指用分貝測量的響度(聲壓電平),以聽閾(0dBSPL)為基準。
      分貝瓦(dBW)(dB Watt)
      指以1W的輸出功率為基準時,用分貝來測量的功率放大器的功率值。
      直流(DC)
      指電子流動平穩而沒有起伏波動的那種恒定電流。與之相反的便是交流(AC)。
      DCC(Digital Compact Cassette)
      由荷蘭飛利浦公司開發的一種家庭用數字盒式磁帶錄音機,音質聽起來已與CD的接近,原是準備用來取代摸擬式錄音機的。但推出后并未受到人們的歡迎,現已逐漸在市場上消失。
      DDD
      指CD唱片的錄音(D)、編輯(D)和母帶制作(D)皆系采用數字處理的方式。
      去加重(de-emphasis)
      指為了提高信號/噪聲(S/N)比,CD唱片于錄音時曾有意提升些高音(預加重),而在重放時,則對高音再作些衰減(去加重)。
      細膩(delicate)
      細膩(delicate)
      指在沒有峰值的情況下,高頻可延伸到15甚至20kHz。此時,音樂中那些細微末節皆能重放出來,連彈撥吉他時手指與琴弦的摩擦聲也纖毫畢現而無一遺漏。
      常用音頻術語

    更多相關: 專業音頻常用術
     網友評論
     編輯推薦
    • 2019視聽行業萬里行之走進企業武漢
    • 2019視聽行業萬里行之武漢
    • 北京InfoComm China 2019展會
    • 獨家策劃:北京IFC2019不落幕展精彩搶先看
    • dBTechnologies品牌故事:核心競爭力來自原創和性能
    • 精益求精,締造完美品質—George Krampera,一生追求完美聲音
    • Crest Audio(高峰)-站在創新的高度 俯瞰市場之所需
    • KV2 Audio:音頻行業的先行者
    設為首頁 | 商務信息 | 音響資訊 | 本站動態 | 付款方式 | 關于音響網 | 網站地圖 | 網站RSS | 友情鏈接
    本站網絡實名:音響網 國際域名:m.bxg-tj.com 版權所有.1999-2019 深圳市中投傳媒有限公司 .
    郵箱:web@audio160.com  電話:0755-26751199(十二線) 傳真:0755-86024577
    在線客服: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視聽學院-商家論壇群: 視聽學院-商家論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远县| 酒泉市| 五寨县| 太白县| 石家庄市| 砀山县| 兴文县| 绥德县| 古丈县| 周宁县| 宁阳县| 舒城县| 保康县| 韶关市| 叶城县| 宁都县| 太谷县| 上林县| 澄城县| 壶关县| 崇义县| 罗甸县| 普兰店市| 郓城县| 周宁县| 砚山县| 洱源县| 松原市| 西贡区| 衡东县| 图们市| 积石山| 宁陕县| 应城市| 许昌市| 深水埗区| 大足县| 怀仁县| 永和县| 郸城县| 乐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