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qs868"><source id="qs868"></source></li>
    <li id="qs868"><input id="qs868"></input></li>
  • <li id="qs868"><input id="qs868"></input></li>
    服務熱線:400-6787-160
    音響網(Audio160.com) > 行業資訊 > 音響信息(HI-FI器材) > 關于Hi-Fi | 大叔支持的不是CD和黑膠的軀殼,而是手捧音樂藝術的感動!
    關于Hi-Fi | 大叔支持的不是CD和黑膠的軀殼,而是手捧音樂藝術的感動!
    更新時間:2019-7-29 10:54:57 編輯:溫情 文章來源:影音新生活 調整文字大小:【

      

        從愛迪生在1877年發明Phonograph以來,人類手捧著音樂載體已經一百多年。所謂Phonograph其實就是聲音的圖像,人類第一次能夠“看到”聲音并將之商業化的感動,經過一百多年,大部分人應該已經淡忘了。

      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愛迪生蠟筒大約只能記錄約4分鐘的長度,就算是進入78轉時代,12時唱片一面大概也只是記錄4分多鐘。想想看,這四分多鐘大概就是一首歌曲的長度,想錄協奏曲、交響曲嗎?門都沒有。當時還是機械式錄音,也就是“直刻”啦,假若要錄制馬勒交響曲,一面78轉只能直刻4分多鐘,要如何去錄音?在那個機械式直刻的時代,錄音的帶寬頂多就是250Hz-2500Hz,音響迷不妨想想那會是什么樣的聲音?

      從1925年開始,錄音、放音進入電氣時代(插電), 有電氣麥克風、電唱機,擴大機,也開始有電氣刻片機(Lathe)。我們現在習慣使用的唱臂設計理論要到1938年才由Lofgren發表,這也就是現在黑膠迷朗朗上口的二個零點(Null Point)理論,唱臂也開始有補償角、超距、有效長度等名詞。不管怎么變,當時還是78轉時代,想要錄制古典音樂難上加難。

      事情一直到二次大戰結束才改觀。早在1930年代,德國就在研究Magnetic磁性錄音,早期是利用金屬Wire透過磁頭的磁化,來把聲音(音樂)記錄在磁化金屬帶上面。二次大戰時,盟軍對于德國的廣播品質、還有廣播長度大感驚訝,因為這都是盟國無法做到的。1945年德國戰敗,盟軍在RadioLuxembourg獲得幾部Magnetophon盤式錄音座,這才揭開了德國廣播高品質與長度之謎,那是德國AEG公司從1930年代就開始研發的磁帶錄音機。美國人把這種錄音機拿回美國,由BrushDevelopment Company接手研究,最終才有Ampex推出盤式錄音座,加上3M研發的磁帶,從此改變了唱片工業。我的Telefunken盤式錄音座的型號就是Magnetophon 15AAEG。

      1948年,美國哥倫比亞唱片公司推出33 1/3轉Long Play唱片,把12寸唱片每面的紀錄長度擴展到二十幾分鐘,終結了78轉唱片每面只有4分多鐘的時代,古典音樂的錄音才開始蓬勃發展,協奏曲、交響曲的大型作品才有機會普及到每位愛樂人家里。
      1981年以后CD興起,每張CD的紀錄時間延長到75分鐘,更將古典音樂的錄音推到高峰。眼看CD帶起新一波的唱片工業榮景,哪想到數字流興起之后,一切開始改變。理論上數字流已經沒有「每張」唱片能記錄幾分鐘的限制,就看唱片公司要怎么賣數字流音樂?上,數字流的興起敲響CD的喪鐘,大部分人不在乎回放的品質,只要能夠免費分享音樂,導致CD以很快的速度萎縮,反倒是黑膠唱片逆勢成長。雖說成長,但數量跟CD比還是少得可憐。

      以今天的唱片市場情況來看,還在勉強維持實體唱片(CD、黑膠)銷售的主力其實是音響迷大叔與偶像迷。大叔音響迷抱著對實體唱片的珍惜心態來購買CD或黑膠唱片,他們會挑剔錄音質量與音樂內容。而偶像迷純粹是因為對偶像的支持,促使他們購買實體唱片來收藏,他們對錄音的質量與音樂內容并不挑剔。顯然,音響迷已經是實體唱片質量的最后把關者。
      一個行業、一件產品的消失并不是一夕之間突然發生,而是緩慢衰退的,最終消失在地球上。如果實體唱片在地球上消失,受到影響的不僅是唱片業,連帶許多相關行業也都會受到影響而消失。整體而言,這是一種音樂文化的轉型,不是區區少數音響迷可以復興的。
      手機取代了相機,但高級相機仍然存在。數字流取代了實體唱片,但支持實體唱片的大叔音響迷仍然存在。大叔音響迷支持的并不是CD或黑膠唱片的軀殼,而是一種不能消失的音樂文化,那是從19世紀未傳承到今天,人類手捧著音樂的溫暖與感動。

     網友評論
     編輯推薦
    • 2019視聽行業萬里行之走進企業武漢
    • 2019視聽行業萬里行之武漢
    • 北京InfoComm China 2019展會
    • 獨家策劃:北京IFC2019不落幕展精彩搶先看
    • dBTechnologies品牌故事:核心競爭力來自原創和性能
    • 精益求精,締造完美品質—George Krampera,一生追求完美聲音
    • Crest Audio(高峰)-站在創新的高度 俯瞰市場之所需
    • KV2 Audio:音頻行業的先行者
    設為首頁 | 商務信息 | 音響資訊 | 本站動態 | 付款方式 | 關于音響網 | 網站地圖 | 網站RSS | 友情鏈接
    本站網絡實名:音響網 國際域名:m.bxg-tj.com 版權所有.1999-2019 深圳市中投傳媒有限公司 .
    郵箱:web@audio160.com  電話:0755-26751199(十二線) 傳真:0755-86024577
    在線客服: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視聽學院-商家論壇群: 視聽學院-商家論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丘市| 马鞍山市| 合水县| 榆林市| 大悟县| 杨浦区| 论坛| 南丰县| 庆城县| 云龙县| 宝应县| 海林市| 独山县| 织金县| 太保市| 宜宾县| 揭西县| 昌图县| 台北市| 湖北省| 衢州市| 雷州市| 寻甸| 双峰县| 牟定县| 延庆县| 海伦市| 新昌县| 广昌县| 仁怀市| 玉田县| 万宁市| 舟山市| 宝兴县| 南丹县| 城市| 嘉义市| 铜鼓县| 贵阳市| 澄城县| 长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