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qs868"><source id="qs868"></source></li>
    <li id="qs868"><input id="qs868"></input></li>
  • <li id="qs868"><input id="qs868"></input></li>
    服務熱線:400-6787-160
    音響網(Audio160.com) > 行業資訊 > 音響信息(KTV 歌廳設備) > KTV市場回暖,卡拉OK領域版權的春天也要到了?
    KTV市場回暖,卡拉OK領域版權的春天也要到了?
    更新時間:2019-12-31 10:07:23 編輯:溫情 文章來源:天逸音響 調整文字大小:【

    為進一步規范卡拉OK領域的版權秩序、完善我國著作權集體管理制度、推動卡拉OK領域健康有序發展,本月中旬,中宣部版權管理局、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管理司在京共同舉辦“卡拉OK領域版權工作座談會”。

     

    行業亂象版權秩序亟待規范

    座談會上,來自文化企業、卡拉OK業主、行業協會以及集體管理組織的代表對卡拉OK領域面臨的諸多問題提出意見:

    近幾年卡拉OK行業整體形勢不容樂觀;

    卡拉OK的曲庫制作與運營出現諸多版權問題;

    小權利人惡意訴訟現象逐年增加;

    非法集體管理為行業發展帶來不良影響;

    集體管理組織的運作需要規范;

    新技術手段的沖擊讓卡拉OK行業面臨轉型的艱難困境
    ......

    與會代表建議
    希望政府管理部門能夠考慮到卡拉OK行業的實際經營情況,明確卡拉OK領域版權收費的統一出口;

    在曲庫的制作和運營中尊重市場需求選擇,規范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運作,維護行業的合法權益;

    解決小權利人惡意訴訟的現象,打擊利用這種方式進行牟利的市場行為。

    希望能夠參與到版權收費機制的建設中,共同探討技術在卡拉OK領域版權收費各個鏈條使用的可行性。

    市場規范

    完善著作權集體管理

    中宣部版權管理局副局長趙秀玲指出,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集體管理起步晚、基礎差,其應有的功能作用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在數字和信息網絡環境下,海量作品海量傳播,要有效發揮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作用,需要從完善法律制度、完善監管體系、加強扶持和指導、打擊侵權盜版和治理非法集體管理活動、加大宣傳和培訓力度等方面著力。

    對于卡拉OK行業面臨的現狀,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管理司副司長李健說:
    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管理司堅決支持保護知識產權,積極推動文化市場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堅決支持著作權集體管理;堅決支持規范版權收費工作,希望各方共同努力,形成更加科學、合理、公開、透明的收費標準、收費方式以及版權費分配模式,從而更好地保護著作權人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堅決支持加強娛樂場所內容管理,加大卡拉OK歌曲內容審核力度,不斷規范市場秩序;堅決支持依法查處擾亂市場秩序行為。

     

    版權保護提升治理能力

    對于如何進一步加強版權保護,規范著作權集體管理,推動卡拉OK領域的健康有序發展,中宣部版權管理局局長于慈珂提出:

    一是把《著作權法》及相關法規規定落實好執行好。

    二是堅持用集體管理方式解決卡拉OK領域的著作權問題,把我國著作權集體管理的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做好法律法規與實務操作的具體銜接工作。

    三是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和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要加強合作,堅持在卡拉OK領域施行“二合一”收費模式。雙方應增進理解支持,提高服務意識和水平,強化規范管理,增進透明度,與相關利益方積極配合,構建和完善體現中國國情、符合國際慣例的卡拉OK版權授權體制。

    四是行業協會要加強與集體管理組織配合,在宣傳教育、協同會員、集體談判、推動全行業依法經營、配合政府監管等方面發揮作用。

    五是卡拉OK領域相關企業要嚴格遵守《著作權法》規定,提高全行業的依法經營意識和規范經營水平。

    于慈珂說,卡拉OK領域當前局面來之不易,要萬分珍惜。同時也要實事求是,直面問題,興利除弊,對相關制度和機制進行調整完善。國家版權局和地方各級版權局作為版權主管部門,要從政治高度和監管角度履職盡責,按照國家要求和法律法規的規定,不斷強化版權保護,嚴厲打擊侵權盜版等違法行為,不斷提升對卡拉OK領域的治理能力。

     

    產業勃興版權保護環境持續改善

    今年11月,《2019中國音樂產業發展報告》正式發布。報告指出,2018年中國音樂產業總規模達3747.85億元,同比增長7.98%,創造近五年增速新高。


    2014—2018年中國音樂類演出市場票房總收入對比圖(單位: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在國家版權局出臺相關政策法規的引導和規范下,音樂產業版權保護環境得以持續改善。

    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許可收入達到3.16 億元,同比增長46.23%;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的總收入達到近2.30億元,達到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5%。國際唱片業協會研究數據亦指出,中國實體唱片消費的正版率已達96%,高于62%的國際平均水平。



    2016—2018年音著協和音集協權利收入對比圖 (單位:億元)

    報告顯示,卡拉OK產業迎來了新型產業勃興的階段。2018年,卡拉OK產業總規模達到1010.7億元,同比增長12.3%。其中傳統KTV市場迎來了企穩回升,在線KTV增長迅速。在線K歌、音樂社交、打榜娛樂以及線下K歌場景化的拓展,不斷實現K歌線上線下的聯動發展。

     

    隨著市場的發展,KTV企業也格外重視音樂權利人的授權,而在授權過程中,與音樂作品集體管理組織的合作則是一個繞不開的環節。由于音樂作品的數量級以千萬計,這些作品的著作權人的數量同樣驚人;另一方面,音樂的使用場景非常多元,這就使得音樂作品的商業化及授權在技術上必須經由集體管理組織才能得以實現。然而自音樂作品集體管理組織成立以來,其涉嫌壟斷、濫用職權的爭議一直不絕于耳,尤其是去年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與KTV的刪歌糾紛,更是將此話題再次引向風口浪尖。

     

    學以致用借鑒美國制度尋找中國路徑

    需要說明的是,音樂作品集體管理的多方博弈的問題并非中國獨有。事實上,美國政府早在2005年即已啟動音樂版權許可制度的全面修改,并多次提交國會討論,但由于音樂版權產業內既得利益者的激烈反對,始終無法在修法目標和范圍上達成基本一致,導致音樂版權許可制度改革遲遲難以推進。直至2018年10月1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才簽署通過了《音樂現代化法案》,升級了已有116年歷史的音樂作品集體管理制度。

    在美國音樂作品集體管理制度發展的百余年里,早在1912年第一個音樂作品集體管理組織ASCAP成立時就面臨市場壟斷的質疑,從第一個音樂作品集體管理組織到最近通過的《音樂現代化法案》,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核心問題即是從制度上防止音樂作品集體管理組織的壟斷。反觀我國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制度,一直到2005年《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的頒布實施才正式確立,發展時間相對較短。


    目前中國音樂作品集體管理制度的壟斷難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授權作品不透明,涉嫌附加不合理交易條件;二是收費標準不透明,涉嫌不公平高價。而觀察美國現代化法案的制度創新,可以發現,他們建立了著作權集體管理的競爭機制;他們公開音樂作品庫,支持相關信息的公開查詢;他們也支持自由議價,市場調節。

    而目前我國音樂作品集體管理組織所采取的許可使用費決定機制仍為“集體管理組織申報——政府審定——批準執行”的模式,綜覽十年前中國音著協自定版權費收費標準被舉報壟斷事件, 及音集協與KTV的糾紛可知,缺乏“意定協商”的定價機制,往往會因偏離市場本位而引發爭議。而美國這種尊重權利人與使用者之間自由協商的制度,恰是“著作權集體管理制度”的“自治”之本意。

    轉型之路集體管理引入適度競爭

    對于音樂版權這種權利最為繁瑣龐雜、市場需求極為旺盛的著作權,集體管理本該是降低許可成本、規范行業秩序的有效方式,然而卻因集體管理組織的實施績效遠離預期效果、組織效率低下、運行不透明,招致權利人與使用人的雙重抵制。究其根源,既有我國立法對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設立與管理采取“法定壟斷”模式、第三方無法與其形成制約的原因,也有音樂作品集體管理組織本身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沒有有效規制的原因。

    結合市場經濟發展的規律來看,壟斷困境最好的解決方式便是引入競爭機制。因此,通過立法引入音樂作品集體管理的適度競爭,建立一個權屬關系明確的數據庫,以及尊重音樂作品市場自由協商的定價機制,是目前中國音樂作品集體管理制度實現真正平衡各方主體利益、提高集體管理組織公信力的關鍵之舉。

     網友評論
     編輯推薦
    • 2019上海國際專業燈光音響展覽會
    • 2019視聽行業全國巡展-上海站
    • 走進微數 XILICA以變應萬變促企業發展
    • 第二十八屆北京國際廣播電影電視展覽會
    • dBTechnologies品牌故事:核心競爭力來自原創和性能
    • 精益求精,締造完美品質—George Krampera,一生追求完美聲音
    • Crest Audio(高峰)-站在創新的高度 俯瞰市場之所需
    • KV2 Audio:音頻行業的先行者
    設為首頁 | 商務信息 | 音響資訊 | 本站動態 | 付款方式 | 關于音響網 | 網站地圖 | 網站RSS | 友情鏈接
    本站網絡實名:音響網 國際域名:m.bxg-tj.com 版權所有.1999-2019 深圳市中投傳媒有限公司 .
    郵箱:web@audio160.com  電話:0755-26751199(十二線) 傳真:0755-86024577  
    在線客服: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視聽學院-商家論壇群: 視聽學院-商家論壇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黔南| 定南县| 六安市| 泊头市| 新乡县| 绥德县| 盘山县| 新巴尔虎右旗| 北京市| 花莲县| 资阳市| 嫩江县| 屏东市| 永德县| 四平市| 舞阳县| 拉孜县| 古浪县| 安国市| 花莲县| 永年县| 曲麻莱县| 金秀| 曲松县| 荔波县| 淮阳县| 五莲县| 成安县| 康平县| 华蓥市| 包头市| 衡山县| 闸北区| 新田县| 贡觉县| 岑巩县| 土默特左旗| 彭州市| 竹山县| 怀来县| 临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