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strian Audio榮獲
SOS
Gear Of the Year 2019
年度最佳麥克風
在知名的英國音頻技術媒體SOS評選出的2019最佳設備編輯選擇獎項中,來自奧地利Austrian Audio的OC818產品獲得了年度最佳麥克風的榮譽!
Sound On Sound是世界上首本音樂錄制技術雜志,總部位于英格蘭的劍橋。是一本誕生自1985年開始印刷高質量專業音頻月刊雜志。
對于OC818麥克風,SOS是這樣評價的:
優美干凈的麥克風,聲音平衡極佳。
These are beautifully clean mics with a supremely balanced sound.
對于OC18和OC818,Austrian Audio將傳統的專業知識與創新技術巧妙的相結合,并以極具吸引的價格制造出了這只獨特的大振膜麥克風。
In the OC18 and OC818, Austrian Audio have combined old-school expertise with clever innovation to deliver really special large-diaphragm studio microphones at a compelling price.
實至名歸
OC818是一款可無線控制的大振膜電容麥克風。他具備多指向性及雙輸出功能。Austrian Audio的天才工程師更是制作了一只自供電的藍牙適配器,通過連接到背面的第二個輸出接口后,還能實現在手機上對麥克風進行遠程控制操作。
透過軟件用戶可以進行多達255種指向性的無縫調節、實時調整話筒聲音的衰減幅度、高通濾波等參數。
傳承經典
AKG C414系列的每次迭代都改進了其技術規格。但很多用戶認為,在此過程中已經失去了一些更有價值的東西。當前的C414 XLS可能擁有最先進的自聲底噪系數,極性模式的LED指示燈,以及對舊款型號的缺點進行了改進。但最早的C414卻在二手市場上獲得了天價。原因在于定義麥克風性能的核心組件:拾音器。
AKG的“黃銅環” CK12拾音器最初是為C12開發的,并在C414的早期版本中使用。他是一個工程奇跡,被譽為有史以來所生產的最復雜的拾音器。像大多數大振膜拾音器一樣,它是基于Braunmühl-Weber原理設計的,其心形特征是由在形背板上鉆出一些列圓形小孔的聲學結構所產生的。但是,與經典的Neumann大振膜拾音器相比,AKG對這一復雜概念的創新的實現,使得AKG可以更加獨立地控制聲音的壓力和梯度分量。因此,經過精心調校的“黃銅環” CK12不僅在軸上而且在軸外都具有出色的頻率響應特性,還有許多其他優良品質。
不幸的是,這種復雜性一定存在不利的一面。由于拾音器完全需要由手工制作完成,人工勞動強度大,帶來了產品性能的不一致難,廢品率很高,因此難以大規模的制造。據我所知,整個工廠通常一天只生產一種基于CK12拾音器的麥克風。最終,AKG對生產“黃銅環”版本的挑戰感到了沮喪,以至于他們采用了不同的設計去代替了它,比如通過在外部使用白色塑料環,在后期的版本中可以很明顯的識別出來。這種變化發生在40多年前,從那時起,連續幾代C414出現了許多不同版本的拾音器設計。但是,對許多音頻工程師而言,最原始的C414版本仍然是佼佼者。
幾年前,一群AKG自己的工程師在業余時間開始了一項研究項目。當時的想法是重新審視CK12的設計,并期望能制造出一種具有相同音效且可以進行大規模一致性制造的新拾音器。他們測量了他們能找到的最完美的CK12,并研究了可以使這些特性能可靠再現的替代材料和技術。
然而,此時的AKG奧地利已選擇將麥克風的生產轉移到其他的地區。這些AKG的20多位核心工程師發現自己沒有任何作用。作為回應,他們成立了一家名為“Austrian Audio”的新公司,以完成對CK12的研究并開發新的麥克風系列。公司成立兩年后,第一個終于面世了,這就是我們今天能夠看到的致敬經典的產品OC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