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再次感謝認同我的朋友們,有的在網站上留言支持,有的加了我微信對我說了些鼓勵的話,更有專程到我們廣州試聽室找我交流的燒友們。
不過我接下來要更加感謝的是,那些質疑我文中提出觀點的朋友們,有你們的質疑,我也可以更好的思考到底三軸聽音法有沒有不合理的地方。
我雖然代理過許多知名品牌,但是品牌越大,音響越高級,就越是會遇到某種你想象不到的“囧境”,曾經一位多年老友,事業已經非常成功,購買力也非常強。找我購買音響時,我分別推薦了美國Wilson的亞歷山大XLF旗艦,搭配美國 Boulder前后級功放,還有美國YG的Sonja 1.3旗艦,搭配瑞士登峰Soulution前后級功放,還有美國Rockport Arrakis搭配貴豐的Mirage 前級和Colosseum Solo后級。三者的價位差異也算比較大, 但是他說三套都覺得好聽,認為最貴的那套更加符合他的身份地位,問我是否如此,并且請我幫他做決定,最后我向他推薦了美國YG那一套,我告訴他,他非常疑惑,為什么最貴的??不是最好聽?難道不是一分錢一分貨嗎?我告訴這位老友:沒錯,YG是三者中價格最低的,但是音響必須以聲音來決定,而不是售價,售價包含了聲音,但是更包含了品牌,外觀,材料等等。如果一套100萬的音響系統,你再他的表面再定制一個昂貴的外觀,比如這個外觀值50萬,那么最終這個音響系統賣150萬,但是他始終是100萬的聲音。
選擇YG的理由只有一個,拋開其他所有的因素,只討論聲音的真實性。那么YG的聲音更符合真實,少了些許味精。在還原樂器聲音時,要比其他兩套聽起來更接近真實樂器彈奏的聲音。這才是我推薦的最終原因,跟價格沒有太多的關系。一分錢一分貨的言論一直存在,但是它也會隨著不同的因素而改變,因為你不確定他的那一分錢是不是投入到你想要的那一個環節。
時至今日,我的朋友也一直會到我店里,找我喝茶,跟我說原來判斷聲音是否好聽,是這樣子。以前從來沒有關注過,以前跟一些燒友試聽音響,都是單純用音質,解析力,細膩度等去判斷,卻不知我們原來都對真實的聲音都不夠熟悉,你覺得好聽的聲音也許他真實的聲音就不夠好聽,當你再播放真正好聽的音樂時,發現該聲音已經被修飾,被扭曲的一點兒都不真實了。
我之所以認為三軸聽音法是目前最簡單點的聽音法,最大的原因在于,當我跟我的客戶講解完三軸聽音法的基本概念后,然后借住Cittalabs演示正確的三軸,再對比其他音響系統。他們都是能夠馬上聽出正確的聲音和錯誤的聲音。再從科學性來講,我也會當著客戶彈一首吉他,他能夠看到并且聽到,吉他的低音部分就是在吉他的上半部分,高音一定在吉他的下半部分。那么再通過系統還原時,Cittalabs是可以清楚的聽到正確的吉他彈奏,其他系統卻不能夠符合。
我的一些客戶在我講解并演示完之后,都不約而同的跟我說,原來聽音樂就是這么簡單,真不真實原來是可以通過樂器來判斷,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個人喜歡的音質,無窮無盡,最后真的變成腦袋發燒的發燒友了。
其實我并不是說去否認廣大發燒友的聽音方法,一味的強調三軸聽音法,我只是想通過更簡單的方式,讓很多的非發燒友群體的朋友更容易加入我們這個大圈子,少走一些彎路。
根據上一篇文章網友的留言,我選擇出幾個比較有針對性的觀點,在這里與大家一起分享,解答。
網友觀點1:
我們播放的音樂都經過后期編制處理,加了調音師及電聲設備的再造,所以泛音,余韻都比實體表現要優美很多。所以平常真實的聲音會很平淡,談不上優美動人得感覺。
我:并不是所有音樂都需要經過繁瑣的后期處理,難道我們沒有聽過不插電的演唱會嗎?我舉個例子,歌神張學友在沒有設備的情況下,他的歌聲也同樣足夠打動我們每一位聽眾,那么對調音師來說,已經根本沒有修飾張學友聲音的必要了,真實還原即可。再者,三軸聽音法并不是圍繞聲音的各種特性來判斷聲音得真實性,他僅僅是通過判斷自然樂器的彈奏方式(必須強調是自然樂器,因為自然樂器的彈奏方式是唯一的)。拿吉他來說,我們普通人都知道的彈奏方式,那么錄音師就更加知道了,他怎么可能把吉他的聲音修飾成高音在上,低音在下呢?何況,我們聽到的每一張CD都是通過歌手,錄音師,音樂制作人等等很多人的努力成果。簡單的說,發燒友所追求的原音應該是錄音師錄音臺上所聽到的聲音。除非你認為錄音師跟歌手有仇,不然錄音師加注任何的效果應該都是要增加音樂的表現,如果音響系統可以連錄音師跟其他人的努力都聽出來了。會不會聽起來更過癮!畢竟我們是花錢買享受的啊。
網友觀點2:
應該沒有什么設備可以涵蓋所有的聲音,不同的聲音是不是應該用不同的器材來聽。
我:賣音響設備的人最喜歡這種想法,這樣我才能幫我的音響找理由找借口。你也才會買很多套音響。其實,發燒友喜歡把音響擬人化了,說音響有個性。音響本身并不會區分是什么音樂進去,它只是忠實的反應進去的信號,你聽到的聲音或是什么樣的音樂不好,就表示,這套音響在某些環節表現上有問題,音響設備本身問題越少,你聽到的聲音是不是會越全面,會不會越過癮!
網友觀點3:
你認為最好喝的甜是怎樣的甜度?無窮無盡的標準,即使同一人,不同身體狀態都有所不同的判斷。先學別人的,懂多了,追求自己的,到了極限,那就是你的風格喜好了。同一種邏輯問法,如何美的女孩才是最美?哈哈哈!最好全部的美我都擁有。答案都在變。
我:主觀上的喜好與判斷,每個人的標準都不一樣,但是我們有辦法找到統一的客觀標準。三軸聽音法沒有提及最佳的標準,而是說不甜是什么樣子,不符合自然樂器演奏的聲音就稱之為不甜,符合的也不是說一定很甜。我們既然要找甜,就必須先避開所有不符合甜的標準先。不符合樂器演奏方式的一律排除掉,剩下符合的,我們再來比較誰更甜,這樣子不是更方便,更節省時間嗎?
網友觀點4:
重現樂器聲音,去現場聽下交響樂團演出,幾十上百件樂器奏起來時,能分辨樂器間20/30厘米距離的,估計是神。現在音響播出來的很多時候現場是聽不出這個效果的,聽到的都是加了味精的。
我:無論有多少件樂器,如果單一的樂器演奏都錯誤了,那么兩種,三種,N種樂器一起演奏,就更不用討論其錯誤性咯。現場交響樂雖然沒辦法分出20/30厘米的距離,但是,小提琴是不是在最前面?吹奏的樂器是不是在中間?三角鐵,大鼓是不是在最后面?既然所有樂器都有空間上的獨一無二的位置,如果我們的系統能夠聽出來,不是更完美嗎?
單一樂器的彈奏方式,屬于小范圍的三軸(三維空間),那么多樂器的彈奏方式,屬于大范圍的三軸,想要大范圍的正確,必須小范圍正確。
最后,我想說的是:三軸聽音法并不是什么神奇莫測的東西,更不需要專業的音響學。他只不過通過聲音的三維空間,用科學的方式來判斷聲音的合理性。就好比我們每個人拍照一樣,同樣的姿勢,高級相機跟低級相機,畫質,色彩會不同,但是再不高級的相機也不可能改變我們的姿勢。那么三軸聽音法對于聲音也理應如此。
勝豐群音響臺灣地區服務電話:03-6579351
勝豐群音響大陸地區服務電話:138028320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