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ndBsessive是著名的Hi-Fi音響器材測評類網站,分為英語版和意大利語版。近日,測評人Antonino Scozzaro對HIFIMAN Edition S便攜式頭戴耳機進行了體驗。
在他看來,Edition S的佩戴非常舒適,且相比于常見的便攜式封閉耳機,Edition S開放、封閉式兩用的設計能提供兩種完全不同的聲音特點,容易適應更多的情境,從而針對完全不同的倆群消費者,且聲音是可圈可點的。
在本文中,我將介紹一下Edition S,這是HIFIMAN新推出的便攜式耳機。它的價位在250美元,和自己的親戚——1800美元的Edition X同屬于一個系列,但要便宜得多,并且旨在便攜的音樂欣賞。
Edition S看上去很酷,在設計語言方面使用了特殊的梯形耳罩。他們成功地組合了不同的設計理念,看起來更加的純粹和用心(就像森海塞爾的木饅頭),完全不同于眼下許多“抄襲”Beats耳機設計的同類產品。
技術和舒適度
Edition S采用了混合式結構設計,這是為了讓Edition S的工作狀態在封閉式和開放式間切換,這個磁性背板使得它們容易適應更多的情境(例如工作環境中,需要減少漏音)。
Edition S采用一條可拆卸的耳機線以提高耐久性,因此未來更換線材也變得十分容易。
我覺得這只耳機很舒服,耳墊十分柔軟,很輕易就完全蓋住我的耳朵,且可調節頭帶比木饅頭舒服多了。至于后者,在我佩戴不到一個半小時后,就覺得頭部已經讓金屬頭梁頂得有些疼了,但這永遠不會發生在我的Edition S上,因為頭梁處的軟墊十分舒適。
聲音
在Edition S上,似乎高頻的頻率響應略高,這點比較類似音特美ER4P,和某些歌德耳機,這使得聲音非?欤毠澏,整體音色比較明亮。他們將很適合搭配音色溫暖的便攜式放大器或DAC。
這只耳機低音表現干凈,速度快,有沖擊力而沒有影響到中頻。Edition S可以重現非常清晰的人聲,并且能還原豐富的音樂細節。
相比Edition X,Edition S的音色是非常不同的(他們是相反/互補的)。Edition S傾向高音的表達,以及對節奏鼓點的詮釋,能夠表達音樂中復雜的信息,并突出高音中的細節。這樣的調音見仁見智,因為Edition S對于某些音樂風格有略微的偏科(尤其是電子樂器,鼓聲和貝司、合成樂器、流行樂和錄音效果比較好的流行歌曲),在這些題材中,Edition S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證細節詮釋,并給予表達全面的音樂信息,以詮釋出眼下的流行音樂所喜歡的、夸張表達的內容,但Edition S對于表現傳統搖滾樂、金屬搖滾和迷幻搖滾,以及比較傳統的爵士樂稍差一點,當然,若是想要好好欣賞這類音樂,本身也需要價格至少要貴上幾倍的器材。
Edition S采用了傳統的動圈單元,在習慣使用平板單元的HIFIMAN耳機中,這看起來比較特殊,但HIFIMAN確實使用動圈單元制作產品有一定的時間了。在這個價位上,它有明顯的競爭者,比如森海塞爾的木饅頭(相對具備較高的細節水平,但顯然不如一個調音稍暗、表現更加全面的耳機對不同音樂流派更加通吃) 。
我認為Edition S顯然是開放狀態下工作得更好,這個時候的音場比較寬,而樂器比較容易被定位為頭部附近,對于音樂來說,這是更好的一種詮釋方式。相反,當把磁性背板合上時,樂器的高頻部分似乎更加壓入頭部,從而形成了腦中音,而讓音場減小了一部分。當然,在外界有比較多的噪音時,安裝上背板是個比較好的解決方案。但我并沒有特別在意,因為絕大多數情況下,我都不會把他們安上,我需要一個更為真實的Edition S。
當我把上述兩只耳機插在智能手機上時——我用的是黑莓Passport,這手機的聲音還是相當不錯的,但推力不是很強。我注意到,這兩只耳機同樣都表現出了喂不飽的情況,這個時候,我可能會更傾向于去選擇傳統的音源,比如推力更為夸張的HIFIMAN HM901s,或SHP-100便攜DAC等專業器材。
結論
相比于常見的便攜式封閉耳機,Edition S能提供兩種完全不同的聲音特點,從而針對完全不同的倆群消費者:能夠獲得完美聲音細節和聲場的、純粹的開放式耳機,或者是減少外泄聲音屏蔽噪音的封閉式耳機。Edition S的聲音總體來說是十分可圈可點的,這讓我聯想起了之前幾款獲得我相當好評的耳塞,雖然從音場來說,Edition S顯然更好。
我想Edition S在搭配上,最好使用完全中性或三頻銜接平滑的音源,這樣能夠讓它發揮得十分出色。你可以選擇高端的Mp3音樂播放器,甚至便攜式DAC,全看你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