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大學的校園風云人物,到微軟的搜索引擎技術專家,到酷訊網創始人,再到今天的“唱吧”CEO,許多在他人看來遙不可及的夢想被陳華一一實現。
“花兩三個月時間確定做‘唱吧’”
2008年,才駛上飛速發展快車道的酷訊網迎頭撞上了經濟危機。面對大幅裁員以及與董事會矛盾激化,陳華帶著一顆涼透的心選擇了離開。2009年4月,他加入阿里巴巴,擔任大搜索部門的負責人。阿里充實了陳華的經驗,也讓他牢牢記住了團隊合作和開拓創新的重要性。
2011年2月,陳華的微博如是寫道:“剛剛辦完離職手續,正式離開阿里巴巴,開始我的第二次創業之旅。”他最初的定位是做移動團購,后來又轉向PC端的優惠券業務。但這兩項探索只讓他嘗到了挫敗的滋味。他回憶過去時對記者表示:“我當時想做一些與自己原有的背景相關的項目。但在很長的時間內,也沒有找到合適的創意點,推出的產品也達不到預期,沒有看到用戶爆炸式增長。”
2011年年底,陳華和他的團隊開始跳出原有的思維框架,尋找新的方向。這一次,他決定將與自身經驗無關的領域也納入考慮范圍。“我們用了兩三個月的時間才確定‘唱吧’這個方向,我們的團隊缺乏相關經驗,但這樣做起來反而更大膽。”陳華說。
“唱吧”是陳華在眾多的點子中篩出來的。他回憶:“在考慮了市場規模、潛在對手、自身優勢、創新點和盈利空間等多方面因素后,許多點子都因為‘硬傷’被劃掉了,但‘唱吧’沒有,于是我們決定做‘唱吧’。”
陳華的判斷沒有錯,“唱吧”的效果確實非同凡響。它不僅提供免費歌曲讓客戶唱,而且還內置混響和回聲效果,對聲音進行修飾美化。同步歌詞、智能打分——它幾乎將KTV收入掌中,并帶有可分享的社交屬性。在上線5天后,“唱吧”就名列App Store(應用商店)的第一名。在連續三個月的時間里,“唱吧”前五名的地位沒有動搖。
“用互聯網思維給KTV行業換血”
如今,“唱吧”已走出在線K歌平臺的局限,在擁有2.6億用戶后,它的目光投向了線下KTV。2014年12月,“唱吧”正式對外公布自己進軍線下KTV的合作伙伴——麥頌量販KTV。在陳華看來,此時連手線下KTV麥頌,是在用互聯網思維為整個行業換血。
當下,KTV行業正在經歷蕭條的寒冬。錢柜的多家門店倒閉,樂圣、麥樂迪等KTV也都紛紛收縮門店。唱吧麥頌在北京崇文門的店面開業第一個月,試營業凈利潤就已經達到17.3萬元。某品牌KTV的加盟商跑過來問陳華:“你們是怎么賺錢的?我開了幾十年KTV都虧錢!”陳華大笑,但是不告訴他:“都跟你說了我還怎么賺錢呢?”
其實,陳華自有自己的思索,他告訴記者:“唱吧麥頌用互聯網思維經營KTV,就是要在商業模式、運營策略、產品創新等方面做出不一樣的東西來。”他認為,“這不是改造傳統KTV,而是幫助用戶獲得更好的KTV產品體驗與優質服務。”
現在,來到唱吧麥頌的顧客可以登錄“唱吧”,掃一掃點歌屏上的二維碼,加入包房的在線聊天室。投影幕布的左邊是大家手機上的聊天記錄,右邊是歌曲MV。點歌、點單和買單都可以在掌上完成,用戶在包房里不僅可以唱歌,還可以互相PK、打靶、彈幕、跨房間與陌生人交友。
與其他KTV相比,陳華認為唱吧麥頌主要有兩方面的用戶體驗優勢:第一,這是讓普通人消費得起的KTV。它的價格適合廣大愛唱歌的人們,而非商務人士﹔第二,它很“潮”,因為有了互聯網,用戶在KTV享受的服務將大大改變。一個最典型的用戶行為是,消費時段內所唱的每一首歌都上傳到了“唱吧”的服務器,然后好的作品將被分享出去。
“要做‘?魚’攪動競爭市場”
關于互聯網思維模式,陳華給記者舉了個例子:“我們完善KTV管理。比如所有的門店采用統一的IT系統,總部可以精確監管每個服務員的服務狀態。我們能了解到每個用戶下單后幾秒鐘內有誰在提供服務,從而提高我們的服務質量。”
而為了改善用戶體驗,“唱吧”還十分重視了解、分析用戶需求。陳華笑言:“這可不只是用戶反饋來的表面需求,而是他們來唱吧麥頌時內心深處的訴求。比如,他們可能希望在這里得到展示,可能希望找到朋友,這些他們未必會寫在反饋單上。”
陳華曾經透露過唱吧麥頌的模式:要走MINI型KTV路線,每家店大約有20個房間。“就像你家樓下咖啡館一樣的KTV,三四十元就可以消費一小時。”陳華說。他希望,唱吧麥頌能像魚槽里的“?魚”一樣,在攪動其他KTV“小魚”生存環境的同時,刺激它們積極投入到競爭中來。
談及提供相似服務的微信智慧KTV,陳華表現出十分開明的態度:“我不覺得微信和‘唱吧’是競爭關系。我們會很快在唱吧麥頌中接入微信智慧KTV,讓它們成為一套系統。微信的這一舉措也是我們的一個機遇,因為它在補充我們的服務,給用戶更好的體驗。其實我們已經在著手這方面的合作了。”
對于未來,陳華沒有描繪宏偉藍圖,而是十分低調地表示:“只有做出來才知道。”他說,“在線的‘唱吧’仍然是最主要的戰場,還會進行持續的改版。而KTV是‘唱吧’往外延伸的第一條非互聯網業務線。在未來,我們還會有其他新的業務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