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qs868"><source id="qs868"></source></li>
    <li id="qs868"><input id="qs868"></input></li>
  • <li id="qs868"><input id="qs868"></input></li>
    服務熱線:400-6787-160
    音響網(Audio160.com) > 行業資訊 > 音響信息(耳機) > 式聲音藝術 SONY MDR-Z7旗艦耳機聽音談
    式聲音藝術 SONY MDR-Z7旗艦耳機聽音談
    更新時間:2015-3-16 17:36:33 編輯:溫情 文章來源:音響網 調整文字大小:【

    關于索尼MDR-Z7,該從何處說起呢?

    也許要從1988年 MDR-R10說起,自傳奇的櫸木外殼耳機R10之后,索尼耳機可以說沒有真正的旗艦。2003年索尼開始運營高端品牌 QUALIA 曾推出 Q010-MDR1耳機,售價2萬元左右,后來因為太貴銷售不佳,又推出了簡化的SA系列,2008年經濟危機,索尼停掉了高端產品的研發,而近 幾年前些年索尼花掉了大量的精力在電視、游戲、影像、手機之上,加上一直有虧損,音頻部門的投入顯然要少的多,旗下銷售的消費/監聽耳機EX1000和 Z1000已經上線銷售超過4年了。

    與其他日本音頻廠商相比,索尼EX1000、Z1000耳機2000元的價格,定位上似乎就要低人一等,有些廠商旗艦耳機已經買到7000-8000元一條了,現在的索尼顯然需要一條旗艦耳機。

    在大部分人看來,索尼不像鐵三角、天龍、AKG這樣專業的音頻產品廠商,音頻產品似乎不是其最主要的產品,但是不要忘記索尼正是以音頻產品發家的。在 “Hi –Res Audio”策略正式啟動以來,索尼在頭戴式耳機產品線中推出了”MDR-1“系列產品,最先推出市場的是MDR1-R,但是這條 1000多的耳機顯然不具有旗艦耳機的姿態,于是索尼當家旗艦——MDR –Z7正式推出,售價折合人民幣三千余元。

    MDR-Z7主要參數:

    類型:封閉式,動態(罩耳式)

    驅動單元:70 mm,圓頂型(CCAW音圈)  

    功率處理容量:2000 mW(IEC*)

    阻抗:1 kHz時70 Ω  

    靈敏度:102 dB/mW   頻率響應:4 Hz - 100000Hz     質量:約335 g(不含導線)

    市場售價:3000-4000元人民幣之間

    作為索尼的粉絲,大部分人的心態應該和筆者一樣,希望索尼會祭出驚人的”黑科技”生產出配置與性能碾壓對手的“神器“,無論外觀、性能、價格都要高大上,都是頂級的!但是當索尼生產出這樣的產品后,難免又會暗自咒罵價格是不是定的太高了一點。

    從大部分國人的收入來看,三千多元的耳機不算便宜了,但是對比一些廠商的旗艦型號,這個價格好像只有人家的一半,會不會顯得檔次低一點?實際上不會,當你入 了這條MDR-Z7之后,你很塊就會發現,是不是應該要再買一個PHA-3?MDR-Z7是需要配套投入較多的一條耳機。

    MDRZ7并不是一個好驅動的耳機, 70mm的動圈揚聲單元、1 kHz時70 Ω阻抗、102 dB/mW靈敏度就暗示了這一個問題,70mm的單元振膜面積相當于一般40mm單元振膜四倍之多,顯然對推力有更多要求。

    MDRZ7 無論從體積和配置上來看,都是一個定位于搭配臺式放大器使用的揚聲設備,而對于很多玩家來說,不一定買得起較好的配置了平衡輸出接口的臺式耳放,只能退而 求次之,買一只小點的便攜耳放,而便攜耳放中又配備平衡接口的,似乎也就是PHA-3和MDR-Z7比較搭了。

    8000元單獨買一條其他品牌的旗艦耳機,或者8000元買一套MDR-Z7+PHA3的組合,可能有不少沒有臺式放大器的玩家都會選擇后者,不得不說本次索尼打的這套組合拳相當高明。

    這條MDR-Z7到手后筆者嘗試過一些播放器和手機,直推基本上都沒有辦法能推好,推力不足的情況下明顯能夠感覺到響度不夠,聲音偏軟,不管如何必須要有一 個輸出功率較大的耳放才能較好的驅動其發聲,當給足了推力,就會感覺到來自70mm動圈單元澎湃的氣勢感。

    過去一段時間里,索尼的大尺寸耳機揚聲單元往往有聲音“偏軟”的問題,在MDR-Z7在索尼高端耳機專用的液晶高分子振膜上增加鋁質涂層,提供高及平的內部損耗,在全頻段減少聲音的失真和渲染,MDR-Z7的調音上有很大的變化。

    這條耳機到手后嘗試煲了約100個小時,不過聲音似乎未發生較大變化,與剛到手時印象差不多,整體聲音均衡,略微偏暖,主要是一條偏中下盤的耳機。

    MDR- Z7的低音可能是這條耳機最大的特色,有足夠的量能,下潛很深,略偏松軟的感覺,相對于近似級別的森海塞爾HD650,MDR-Z7的低音的層次感和瞬態 感覺要更為好一些,低音的厚度感沒有HD650那么多,但明顯要比HD650分明了一些;而相對于AKG K702低音,MDR-Z7的下潛和彈性又要更 組,氛圍感更佳。MDR-Z7的低音可以說是比較理想的,既有很不錯的聽感,又不會影響到中頻的清晰度。

    中頻的密度足夠,和低音配合起來有一些溫暖的味道,人聲聽起來很有磁性,對于細節的表達也很多,歌手換氣或者變聲時聲音中的細微變化能夠很分明的聽清,大尺 寸揚聲單元很多耳機會有中頻下凹的感覺,在MDR-Z7上中頻感覺還是比較正的,磁性和顯得有些溫暖的聲音讓人感覺多少有些索尼常用的渲染味,但是不得不 說,MDR-Z7中低頻的聲音也是不錯的,不過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這種索尼這種偏柔暖味道的人聲風格缺少一點剛性。

    高音似乎是MDR-Z7的軟肋,使用普通3.5mm原線聽來我感覺高音相對來說柔和了一些,穿透力不夠,MDR-Z7的延展并不是很高,而且我感覺有些“線 條化”的感覺,高音“偏細”密度稍微少了一些的感覺,雖然很清麗,但是相比中低頻的厚度感顯得有些“飄忽“,一位聽友告訴我用”平衡線“高音會要亮一 些。    

    在2014 Sony Expo 索尼魅力賞活動上我特別留意過平衡線與普通 導線的聲音差別,官方提供的機器是ZX1+PHA3+Z7,使用平衡線后給我的感覺是聲場似乎更寬廣一點,同時聲音的響度有所提高,但是在三頻中聲音的厚 度比例是一樣的,使用“平衡線“的Z7高音仍然是略微偏細的。需要靠前端的EQ或者可調音的耳放才能增加高音的厚度和亮度。

    在官網的廣告上,MDR-Z7的廣告詞是“Feel the Air ”,設計師投野耕治的講解將其分割成超高頻率、超低頻率、大音量、小音量四個部分,顯 得較為專業。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為打造一個寬廣的空間來充分容納從極低頻到極高頻各種信息量,是種寬動態、大聲場與精準結像感的結合體。

    MOD- Z7的聲場是比較寬廣的,雖然仍然不如半開放式耳機那么通透感,但是MDR-Z7在全封閉結構下較好的中低音凝聚度和聲場寬廣度,在同價位耳機里算是比較 出色的, 縱深感很合適,在聲音的結相中不會覺得聲音偏遠,是比較中正和準確,配合MDR-Z7質感和清晰度不錯的低音,整個耳機的氛圍感很好。

    MDR- Z7的聲音分布是典型的金字塔結構,索尼本次的調音還是挺謹慎的,沒有過多渲染,而又較好的把握住聽感與素質的尺度,MDR-Z7,耳機解析度和瞬態都很 不錯,加上準確的聲音結相和寬闊的聲場,MDR-Z7擁有大部分人一聽都會覺得很好聽的聲音。在較強的中低音氣勢感之下仍然能保持各層次聲音層次明晰,聲 音不乏精致感,在大動圈單元耳機里算是比較難得了。不過要確保Z7有較好的聲音表現,前端的輸出能力要求較高,而聲音調節方面似乎有較大空間,索尼為Z7 準備了三條電氣性能不同的升級線,搭配之后能夠實現聲音風格的微調,不過需要付出一條線一千多元代價。

    雖然在聲音上的認知每個人有不同的見解,不過毫無疑問的可以確定MDR-Z7是條挺好聽的耳機,而當前索尼的產品線中,Z1000聲場、MDR-1A的解析 度氣勢感都不如MDR-Z7。Z7也是索尼粉絲們能夠買到的最好的“大法”耳機了,是目前當之無愧的旗艦,不過在我看來,三千元的價格似乎是為了吃準市場 中這個價位的空白點,除了換線,Z7的聲音也可以有另外的提升方案,按照索尼的“尿性”或許另有一條定位更高的旗艦也不是不可能,就如ZX1和ZX2的關系,目前有了三千元級別的耳機,而六千、七千的價位級別索尼耳機還沒有對應的產品。

    索尼在推出MDR-Z7之前官網上的廣告是“1500天”的等待,當時一些論壇舉辦了關于索尼新耳機的猜想活動,我以為索尼會延續R10,推出新的R系列耳 機,不過后來MDR-Z7公布后有些失望,MDR-Z7看起來似乎沒有太多特別的設計感,至少不如旗下MDR-1系列那么鮮明,MDR-Z7外觀看起來有 些中庸的感覺,甚至覺得這耳機略微有些呆萌,因為耳罩很厚,不過來發現這個耳罩還是暗藏玄機的,一是立體剪裁,很貼合耳朵;二是較厚的耳罩是可以影響聲場 大小和低音的聽感的,索尼對于MDR-Z7 還是花了很多心思的,現在慢慢的聽下了,越來越喜歡這條有內涵的耳機了。

    這些年掌上影音設備非常流行,以手機、平板為代表,音樂愛好者欣賞音樂也更多的從臺式設備上轉換到隨身設備上來,便攜耳機成為廠商研發推廣的重點,MDR- Z7在我看來是一個介于兩者之間的產品,一是它顯然是匹配傳統臺式設備的大尺寸耳機,二是索尼為其量身打造了PHA-3,讓其具備了一定的便攜 性,MDR-Z7從體積上來說其實比HD800、K702都要便攜,加上有平衡接口的支持,是一條能給掌機用戶帶來“傳統臺式設備HIFi味“的耳機。


    關于sony
    索尼(中國)有限公司由索尼公司于1996年10月在北京設立,旨在統一管理和協調Sony在中國國內的業務活動的全資子公司。作為在中國的地區總部,它在中國國內從事電子信息行業的投資,產品市場推廣,顧客售后服務聯絡,并針對Sony在中國的各所屬企業進行宏觀管理及廣泛的業務支持,推動Sony在中國市場業務的不斷發展。索尼(中國)有限公司希望通過各項業務活動,為中國的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家用電器:800-820-9000 筆記本電腦:800-820-2228 企業用戶:800-820-1228
     網友評論
     編輯推薦
    • 解析鑫普羅有機高分子復合碳纖維耳機
    • 走進一禾 十年打造音視頻領域精品工程
    • 走進菩聲 讓世人聽到震撼心靈的天籟之音
    • 走進聲揚企業:聽于聲 勤于思 其聲舒揚
    • KV2 Audio:音頻行業的先行者
    • 走進FBT  享受原汁原味的意大利之聲
    • QSC:從功放制造商到音頻解決方案專家
    • 六十八年風雨歷程 成就sennheiser傳奇之聲
    音響人物
    設為首頁 | 商務信息 | 音響資訊 | 本站動態 | 付款方式 | 關于音響網 | 網站地圖 | 網站RSS | 友情鏈接
    本站網絡實名:音響網 國際域名:m.bxg-tj.com 版權所有.1999-2015 深圳中投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郵箱:web@audio160.com  電話:+86-755-33018766  傳真:+86-755-33010870
    在線客服: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雄市| 黎城县| 扶沟县| 东阿县| 乌恰县| 车险| 霍林郭勒市| 芜湖县| 建德市| 靖边县| 眉山市| 平潭县| 读书| 赫章县| 泊头市| 南安市| 石门县| 同心县| 宁陵县| 阳朔县| 宜宾市| 会理县| 保康县| 三门峡市| 驻马店市| 容城县| 门源| 苍梧县| 尉氏县| 元氏县| 石首市| 澄迈县| 吴堡县| 交口县| 新建县| 永兴县| 成武县| 宁津县| 会宁县| 红桥区| 鲁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