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qs868"><source id="qs868"></source></li>
    <li id="qs868"><input id="qs868"></input></li>
  • <li id="qs868"><input id="qs868"></input></li>
    服務熱線:400-6787-160
    音響網(Audio160.com) > 行業資訊 > 解決方案(其它) > 走好7步棋 教你打造一個強大的團隊
    走好7步棋 教你打造一個強大的團隊
    更新時間:2014-7-11 9:27:27 編輯:溫情 文章來源:音響網 調整文字大小:【
    [導讀] 從管理上來說,解決生產力低下的方法,就是讓工人更加賣力地工作。不幸地是,伴隨而來的副作用則是士氣低落,以及工作滿意度不斷下降,這反而會帶來相反的作用。

      現在有另一種辦法,幫助打造一個偉大的的團隊。下面就來說說怎么做。
     


    問題:

      如果你開始覺得工作越來越賣力,但是越來越覺得苦悶,很有可能你的感覺是真的。根據《今日美國》(USA Today)報道,昨天都市人壽保險的調查研究表明,公司對員工生產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受調查的員工里,有40%的人表示,在過去的一年里,工作任務有所增加,36%的員工表示他們的確是被要求提高生產力。在經濟危機的時候,大部分的公司都不得不削減開支,以提高他們的賬本底線。在這樣的情形下,這種現象的出現,并不奇怪。
       現在,根據Conference Board在一月的時候做的調查,只有45%的美國人對工作表示滿意。這是22 年以來,滿意度最低的一次調查。

    因此,公司要努力做到少花錢、多辦事,并且還能讓員工感受到這種變化,但同時并不感到反感。

      解決辦法: 當我還是德州儀器公司(Texas Instruments)公司的一個年輕工程師時,我手下還有一個由工程師、技術人員以及其他半導體芯片設計專家組成的團隊。根據產品設計復雜程度不同,一個項目的完成時間一般需要6個月到18個月之間不等。這些團隊里的成員年齡不同,背景、經歷和能力也都不盡相同。兼職員工和全職員工之間的比例大概為三比一。團隊成員總是在不停地變化。回頭想一想,過去的六年里,我帶領過的所有團隊,它們之間還是有共同點的。列舉如下:

    1.每個人都清楚目標是什么。目標就是為了實現我們稱為“一次性成功通過”,意思就是我們負責的芯片一次檢測就能通過不出任何差錯。二次檢測才通過的話,會讓整個項目時間延長,增加額外花費。 


    2. 我們在與其它項目小組競爭。在同一個部門、同一個公司里, 有很多團隊都在做項目,這些項目或多或少都有些相似。我們這些團隊之間總會分享觀點和見解,但我們之間還是會存在友好的競爭。
     3. 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一起,而不只限于工作。我們在實際問題出現的時候,會召開臨時會議。我們通常會出去玩、會一起出去吃飯,但不是以“一個團隊”的形式。
     4. 管理層不會過多地干涉我們。我向管理層匯報整個項目的情況,他們會跟我們的客戶交流溝通。除此之外,他們并不會過多地干涉我們這個團隊。經理們有時候會從我們這邊走過,但他們一般都是心情愉悅地跟我們交流,但并不會對我們指手畫腳。

    5. 每個人都清楚日程表。不僅僅是項目的最后期限,而是連每一個項目細節的時間表都知道得清清楚楚。我們所有的人都很清楚目前項目的進度。

    6. 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職責所在。每個人都有清楚自己的職責,雖然項目的要求一直都根據需要在變化,但所有人都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7. 補償并不僅僅取決于結果。不管發生什么事,報酬都是一樣的,而且沒有時間限制。

      結果:

      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工作上,也非常努力,并且全職員工加班沒有額外報酬。你知道什么嗎?我們力所能及,達成了目標。我們的生產力出奇地高。我們所有人都全力以赴。我們都非常熱愛我們的工作。有這種感覺的并不僅僅只有我們一個團隊,所有團隊都有這樣的感受。這個工作環境實在是太好了。

      既然我說到了之前的事,我想說,這篇文章中說到的大部分內容,與我幾個月之前在Warren Bennis 和Patricia Ward Biederman的書《組織天才:創新協作的秘密》里寫的《偉大團隊的十條規則》一文有很大聯系。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查閱。

    更多相關: 7步棋強大
     網友評論
     編輯推薦
    • 畢業季致青春 KTV讓你盡情嗨【專題】
    • TAIDEN臺電新品首發 無紙化會議系統成主流
    • 專訪Sennheiser技術經理陳子騫
    • 激情體驗世界杯 家庭影院來觀展【專題】
    • KV2 Audio:音頻行業的先行者
    • 走進FBT  享受原汁原味的意大利之聲
    • QSC:從功放制造商到音頻解決方案專家
    • 六十八年風雨歷程 成就sennheiser傳奇之聲
    音響人物
    設為首頁 | 商務信息 | 音響資訊 | 本站動態 | 付款方式 | 關于音響網 | 網站地圖 | 網站RSS | 友情鏈接
    本站網絡實名:音響網 國際域名:m.bxg-tj.com 版權所有.1999-2014 深圳中投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郵箱:web@audio160.com  電話:+86-755-33018766  傳真:+86-755-33010870
    在線客服: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肇庆市| 垦利县| 新河县| 察隅县| 玛多县| 左贡县| 德州市| 新丰县| 崇明县| 永仁县| 林西县| 天津市| 喜德县| 华阴市| 黄浦区| 枣庄市| 石首市| 革吉县| 通江县| 湄潭县| 奎屯市| 景宁| 阆中市| 博兴县| 武川县| 青浦区| 思茅市| 涞水县| 岗巴县| 军事| 广德县| 沐川县| 改则县| 永和县| 昌黎县| 湘潭县| 宜兴市| 凌源市| 三原县| 乐平市| 金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