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個角度上說,汽車正在成為智能手機的"大號外設",與此同時的問題是,許多年輕用戶對社交網絡媒體和流媒體的依賴度越來越高,他們甚至會在開車的時候去查看自己的手機,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事故的發生率,所以如何將手機和汽車進行整合成了許多消費者關注的問題.
然而,車載系統并不是簡單地將手機裝到汽車里,所以我們看到了移動操作系統、無線連接模塊和大大小小的屏幕被逐漸整合到新款汽車之中,當然,這些新興的汽車技術往往會首先配備到那些比較高端的車型中,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技術也會逐漸被應用到普通車型之中,甚至會變成整個汽車行業的標準配置.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簡單回顧一下車載系統的發展歷程,看看車載收音機是如何一步步發展成為無所不能的智能行車系統的吧.
在最先的時候,汽車只是汽車,司機在開車的時候注意力幾乎全部都在路上,而在跑長途時,唯一的娛樂可能就是陪伴他們的乘客,這種情況一直到上世紀20年代晚期美國首個電臺出現之后才有所改變,而此時福特T型轎車的銷量已經超過1500萬輛.20世紀30年代,收音機開始被安裝到汽車之中,并逐漸成為汽車的標配之一.
在隨后的數十年中,收音機一直是車載娛樂系統的主角,這段時間里也出現了一大波專門面向汽車聽眾的專業電臺.20世紀50年代,克萊斯勒開始嘗試著將唱機引入到汽車之中,但是由于唱機對設備平穩度的要求非常高,最終車載唱機并沒有流行起來.而到了70年代,小型盒式磁帶開始席卷全球,盡管音質比較一般,但是由于操作方便,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霸占著汽車的儀表板區域.
到了80年代,CD播放器在面世之后迅速進軍汽車市場,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磁帶"趕出"了汽車.不過,如今CD播放器也到了準備退出汽車歷史舞臺的時候,汽車信息咨詢公司IHS Automotive的分析師亞歷克斯·貝拉斯(Alex Bellus)認為,預計到2021年,全美車載CD播放器的銷量將會較現在下降80%,全球將會下降50%.與此同時,隨著智能手機的飛速發展,更為先進的數字技術開始出現在汽車儀表板上.
近年來,車載系統開始向數字化方向發展.而在十多年前,比爾·蓋茨曾經大膽地預測稱到2006年將會有30%的汽車搭載Windows CE操作系統,盡管這多少有些夸張,但至少2007年微軟與福特聯手開發的車載系統Ford Sync已經被裝載到Blue Oval的車型上.2001年,蘋果公司發布第一代硬盤式音樂器——iPod,這款產品的發布基本上宣告了磁帶和CD時代的結束,盡管后兩者又茍延殘喘了數年.
在2001年,MP3播放器已經出現,但是由于固態硬盤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所以導致許多MP3播放器的容量都特別小,其所存儲的音樂甚至沒有磁帶和CD的多,但首代iPod改變了這一現狀,高達5GB的機身容量讓其迅速成為MP3播放器市場上的佼佼者,而消費者隨后自然喜歡可以在汽車中使用他們的iPod,他們甚至希望iPod能夠與汽車融為一體.諸多汽車廠商很快就發現了這一需求,并開始聯合蘋果公司出臺了針對iPod的集成式解決方案,到2006年的時候,許多新款汽車上就已經開始配備iPod專用的接口.
盡管iPod如今還沒有被淘汰掉,但是這也是早晚的事情,隨著iPhone的出現和大賣,iPod存在的意義已經變得越來越小,再加上iPhone通過藍牙已經能夠與汽車進行完美對接,所以這也給車載系統與手機操作系統進行融合提供了可能.
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導航儀等設備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能夠在汽車中使用這些設備,或者讓它們在行車過程中發揮出應用的作用,比如協助導航、播放音樂、接打電話等等,這也成了如今的車載信息娛樂系統的主要功能.
當然,開車時是需要駕駛者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的,而在行車過程中玩手機無疑會分散司機的注意力,進而增高發生事故的風險,鑒于這種情況,在車載系統中引入語音識別技術就成了解決上述問題的絕佳辦法,這不僅能讓司機享受移動設備的種種方便,還能在雙眼不必離開路面的情況下完成多項操作.
實際上,關于車載語音識別技術的開發已經進行了相當長的時間了,早先由IBM和微軟主導,如今則是蘋果和谷歌.其中蘋果的語音助手Siri已經是家喻戶曉,而奧迪與谷歌在這方面的合作也已經非常深入.同時,越來越多的汽車廠商(包括克萊斯勒、奧迪和雪佛蘭等)開始試圖將語音識別技術直接內置到車載系統之中,而不是依賴用戶的移動設備.
以新款奧迪A3為例,該車型內置了LTE數據連接和全新的模塊化信息娛樂平臺,該平臺的導航系統直接采用谷歌的地圖數據,而不再是傳統的導航數據,這樣能夠為用戶提供更為精準的導航.同時,奧迪還在車載系統中的司機交互方面進行了多項創新,包括引入谷歌語音搜索等,這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用戶的駕駛體驗.
如上所述,蘋果和谷歌都已經推出了專門針對汽車的車載移動操作系統.蘋果在今年3月份對外發布了車載系統CarPlay,我們可以認為CarPlay其實就是精簡版的iOS操作系統,該系統能讓與汽車相連接的iPhone以特定的界面顯示在車載屏幕上,方便司機在駕車時訪問手機的地圖、音樂和信息等應用.在啟用CarPlay之后,司機將能激活iPhone的語音助手Siri,讓其朗讀短信并回復,也能方便地接打電話,該系統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司機用手操作設備的次數,從而保證駕駛的安全性.
蘋果CarPlay的首批合作汽車廠商有法拉利、沃爾沃和奔馳三家,未來通用、福特、寶馬、豐田、本田和起亞等廠商也將陸續加入CarPlay的隊伍.沃爾沃已經表示將會在今年晚些時候發布的SUV車型XC-90上搭載CarPlay,同時在今年4月的紐約國際車展上,沃爾沃還通過一個演示裝置向外界展示了CarPlay在沃爾沃汽車上的具體使用功能.雖然這個演示裝置并沒有被預裝到沃爾沃的汽車上,但已經足夠展示出沃爾沃的硬件和軟件是如何與CarPlay進行無縫對接的.
再來看一下谷歌.谷歌在今年1月牽頭成立了"開放汽車聯盟(Open Automotive Alliance)",該聯盟的首批汽車廠商成員包括奧迪、通用、本田和現代,主打產品則是Automotive Link車載系統,該系統將有可能將會接納第三方開發者的應用,但谷歌將擁有最終的審核權利和對接口的定義權利.像蘋果一樣,谷歌也承諾在今年年底之前就會有經過OAA認證的汽車正式上路.
綜上所述,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高速發展已經將數字化娛樂方式帶到了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之中,而汽車作為人類日常生活的主要工具,自然需要有一個功能齊全、使用方面的車載系統,不管是蘋果的CarPlay還是谷歌的OAA,我們只是希望汽車能夠與移動設備進行完美整合,為用戶提供最大的便利.這不僅是蘋果和谷歌等科技企業需要考慮的問題,更是諸多汽車廠商必須重視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