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我擁有了第一臺HIFI隨聲聽,是父親從香港帶回專門給我練習英語聽力用的,然而放進去的第一盤磁帶卻是音樂帶,那種聲音帶給了我全新的感受,之前我一直以為家里的那臺春竹牌錄音機放的是天籟,一直通過紅梅牌的收錄機收聽港臺流行樂并且錄下來和同學分享. 直到這臺愛華隨聲聽的到來,從此走上癡迷音樂的不歸路.這年我高二,聽的是"你知道我在等你嗎","一場游戲一場夢""花瓣雨",以后大學四年時光,癡迷校長和哥哥,當然還有黃家駒,黑豹,唐朝,竇唯,王靖雯.現在想想,如果沒有港臺流行樂,我們這個時代的人真的會少了好多的樂趣.記得在大學宿舍,每天都會聽調頻立體聲音樂節目,深夜在蚊帳中一邊聽歌一邊吸煙徹夜無眠,多年之后,當我用著幾千元的耳機,聽著無損母帶的時候卻再也沒有了當時的感動和激情.那時鎮江電臺的振宇做的音樂節目真牛,這個極其推崇甲殼蟲和達明一派的主持人每次節目都抨擊垃圾音樂,讓我聽到了很多好音樂.
工作之后,有了自己的收入,磁帶卻買的少了,有一段時間淘了不少打口帶,那種打口很厲害的就是帶子都打斷的,回家就拆開用膠水粘起來再聽,聽到了很多歐美的經典,很快磁帶這種音樂媒介漸漸沒落,盜版cd鋪天蓋地而來,從一開始的二十元一張到后來十元,八元一張,質量比起現在的所謂正版引進還要好啊.
我買的第一張盜版cd是校長的精選集,過去快二十年了還暫新如初,后來附庸風雅學別人聽古典,買了一堆古典唱片,最終還是被我束之高閣,國語歌曲始終是我的最愛,因為可以共鳴的只有母語,可惜港臺流行樂的巔峰時期已經漸漸過去了……
轉眼已是數碼時代,聽音樂已是太容易的事,蘋果,MP3,無損,耳放,解碼,更不用說發燒音響,然而最喜歡的還是那個年代的音樂,我和老婆在這方面有著相當多的共鳴和默契,喜歡的歌曲都是當年我們在學校哼哼的老歌.
最感動的是一起看這幫老家伙的演唱會,音樂響起,回憶襲來,感動如初.是的,每當馬爺的"微風往事"在耳邊響起,我的心就像被春風吹拂過了一樣,充滿了希望和朝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