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qs868"><source id="qs868"></source></li>
    <li id="qs868"><input id="qs868"></input></li>
  • <li id="qs868"><input id="qs868"></input></li>
    服務熱線:400-6787-160
    音響網(Audio160.com) > 行業資訊 > 音響信息(KTV 歌廳設備) > KTV行業大洗牌,敢問路在何方?
    KTV行業大洗牌,敢問路在何方?
    更新時間:2014-10-29 10:12:11 編輯:溫情 文章來源:音響網 調整文字大小:【
    [導讀] 近幾年可以發現,麥樂迪、糖果等老牌KTV的品牌價值已經消失的所剩無幾,北京的消費群體更關注像伊貝莎、酷姿等新貴,而上……

    前段時間,菱杰音響針對KTV行業發過《誰是未來KTV的主流顧客》、《KTV跨行業多元化經營,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兩篇行業的分析文章。今天,小編再和大家分享一篇針對KTV行業的《KTV行業大洗牌,路在何方?》。

    “唱吧融資數億,將在線下開200家分店”、“9158成功上市,線下KTV即將在杭州開業”、“唱吧與9158爭相收購線下連鎖KTV,欲打造全新K歌體驗”,線上K歌的兩家巨頭都在今年曝出了要走向線下的新聞,如重磅炸彈一般引爆了傳統的KTV

    如果這些線上K歌企業真的全力進軍線下,傳統KTV企業是否面臨更嚴峻的競爭?如果他們的管理能力、運營能力和老牌KTV持平,加上他們線上數億的用戶流量,有沒有可能直接摧枯拉朽地“解決戰斗”?很多老牌KTV對此嗤之以鼻,但就筆者和行業內人士的溝通中發現,他們在內心里仍存在著畏懼,甚至已經有KTV向9158和唱吧拋出了橄欖枝“求收購”。

    那么,到底是什么削弱了傳統KTV的競爭力?

    一:品牌價值在消失。

    近幾年可以發現,麥樂迪、糖果等老牌KTV的品牌價值已經消失的所剩無幾,北京的消費群體更關注像伊貝莎、酷姿等新貴,而上海的用戶則無比鐘情于臺北純K。不久前臺北純K在北京三里屯開業,當天門庭若市、直到現在還一唱難求。

    為何KTV的品牌價值如此“不保值”?世界最著名的“戰略營銷家”艾·里斯說過,每個品牌的價值來自于差異化,比如麥當勞的“快捷方便”、蘋果的“酷”、IBM的“專業”、小米的“發燒”,而KTV的品牌差異化在何處?麥樂迪、溫莎、好樂迪等店并不能在用戶腦海里植入深刻的印象,只不過前期硬拼服務、價格、裝修尚能留存一部分客戶,少則兩三年、多則三五年后其產品價值就消失殆盡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品牌認知,現在年輕消費群體對于最老的那些品牌毫無認知度(比如在北京只有70后、80后的人才記得糖果原來是家KTV)。很多傳統KTV對于品牌定位的不重視,導致其不論前期投入再大、開業后生意再火爆,總會面臨巨大的發展瓶頸。在這方面,主打“酷炫時尚+私密舒適”的錢柜和臺北純K,以及“年輕性價比”的米樂星就做的還不錯,并且,唱吧和9158的品牌定位也非常好。

    (臺北純K引領了KTV立麥風潮)

    二:忽視用戶體驗。

    用戶去KTV是為了體驗的,這聽起來是廢話,但并不是所有KTV都真的注重體驗,絕大部分甚至很多大牌KTV在這方面都做的不夠好。最直接能體現的就是點歌,去年筆者因為團建去了一次國貿的溫莎,點歌系統又笨又慢、中途卡死了2次(聽說后來換了90后系統,不過還沒有試),過幾天又去了一次大歌星,那個笨重的PC開機就直接藍屏了。現在已經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坐飛機訂酒店打車都通過手機操作了,而很多KTV仍舊用著老舊的點歌系統舍不得更新。從經營者的角度是能被理解的,每次更新系統甚至歌曲都要數萬甚至數十萬的成本,但如果只滿足于現狀,那么經營走下坡路則是必然。唱吧、9158等“互聯網模式KTV”的來襲,難道KTV經營者還不去積極的擁抱互聯網產品嗎?

    三, 娛樂行為單調

    量販KTV始終是年輕人的天下,最早一批90后已經快25歲了,很多KTV卻還沒有摸準他們的脾氣。上個月某專業咨詢機構做的調查顯示,80、90后貢獻了81.1%的消費、但是77.3%的年輕用戶表示去KTV的頻率正在降低,33.9%的用戶表示唱膩了、而47.2%的用戶表示有其他娛樂項目,而只有3.3%的用戶表示是用了唱吧等線上K歌軟件。再結合百度最新出爐的90后報告,54%的年輕用戶更注重線下消費的娛樂性、37.5%的人則喜歡具有社交屬性的消費娛樂。

    從以上數據可以發現,年輕的用戶并不再以去KTV消費為一種時尚,反而 “一進入KTV就感覺和整個時代脫節,仿佛回到了20年前”。是的,外面的世界充斥著游戲、社交、電影、球賽等各種內容精彩豐呈的新娛樂,而KTV內還是一幫人對著話筒聲嘶力竭,相比顯的有點空洞乏味。

    是否可以有新的娛樂方式?其實更多年輕人是把KTV當做一個Party的場所、而并非單純的去唱歌(唱歌更像是70、80后的一種寄托)。現在90后變成消費主力軍后,KTV是否考慮過向多維度的娛樂模式轉型?比如在KTV里看看電影、球賽直播、打打游戲什么的?最近有個90后公司開發了一套“一起唱”智能點歌系統,里面更注重的是多維度娛樂,雖然在音樂方面可能略有遜色。正因為這家公司的創始人本身就是90后,筆者覺得他們的產品更能理解年輕人K歌心態的一種轉變。

    (一起唱點歌系統頁面展示)

    傳統KTV正經歷著不小的沖擊,他們品牌價值在慢慢消失,但用戶體驗并沒有做到極致、娛樂方式又過于單一,這時候互聯網巨頭的進入,對他們的生存產生不小的威脅。有經驗的KTV從業者是如何應對的呢?

    有些KTV選擇了“主題風”,為了凸顯出品牌的差異化。比如北京的伊貝莎、酷姿等,再比如上海的王子公主奇遇記(原自由港KTV)全木質裝修突出了古典風,前者搶奪了麥樂迪等KTV的白領客戶,后者擠占了好樂迪在年輕用戶心中的地位。但這也面臨著一些問題,比如品牌定位,一旦選錯反而適得其反。北京某家KTV曾轉型卡通形象主題KTV,卻因為周邊都是金融圈的白領客戶反遭唾棄。再一個就是持久性的問題,上海的V-Show主打高端時尚路線,但其裝修和風格并沒有隨著時間去升級換代,導致生意日漸下滑。這種做法過多依賴了品牌定位的藝術以及裝修風格的投入,并不是每個KTV都能承受的。

    (王子公主奇遇記主題KTV內裝飾風格為復古童話風)

    另有一些KTV則在不斷豐富周邊消費,比如重慶的臺北純K在大廳里有一塊區域給用戶玩桌游,南京大歌星在大廳里播放球賽和電影,上海V-Show甚至有個網吧區讓用戶打“英雄聯盟”。這些KTV為用戶提供了一種消磨時間的方式,卻并沒有真正深入影響到用戶在KTV的消費體驗,只能算是微創新。

    同時,也有一些KTV反應了過來,從體驗的本質入手去提升和改變。麥樂迪在2012年推出了手機點歌軟件,臺北純K在2013年也開始應用此技術,隨后大歌星又出了一款手機App、不僅可無線點歌還可以錄歌分享,這些手機App形成了一定的用戶口碑并促進了用戶消費。但麥樂迪的手機App后來不再更新,純K的App也并沒有再添加新功能,大歌星強力推廣了一段時間的APP后也不再發聲、甚至不堪負債開始全國陸續關店。KTV的經營者想自己通過技術手段(比如手機App等)去提升店內的用戶體驗,這是一件難度非常大且門檻相當高的事,往往吃力卻不討好。連這些財大氣粗的老牌KTV都不得不放棄,別的店就更沒有機會了。很多中端KTV開始選擇和雷石的“90后”、視易的“魔云”點歌系統合作,希望在K歌體驗方面有所改觀,但這些傳統點歌系統真的能帶來全新的體驗嗎?在唱吧和9158等數千萬用戶的互聯網產品面前,他們的產品很可能不堪一擊。

    在整個KTV行業大洗牌的情況下,到底路在何方?

    一: 傳統KTV應“重新定位”

    正如艾·里斯那本《Repositioning重新定位》中寫的一樣,時代在變、KTV也要隨之變化。卡拉OK能從日本到臺灣再到大陸,本身就是從“酒吧的點唱機”到“私密包廂的K歌娛樂”的轉變,只不過現在“K歌”不再讓用戶為之瘋狂罷了。那KTV的從業者是否應該轉換思路呢?在歐美并沒有出現KTV、而大陸卻異常火爆的原因并非是因為中國的音樂產業比國外發達(恰恰相反),而是因為中國并沒有適合年輕人聚會娛樂的私密場所,KTV正是承載了這一需求

    現在年輕人的娛樂需求并非唱歌這么簡單了,那么KTV的自我定位也要改變。重新定位,意味著對自己價值的重新審視,去思考KTV到底能用來做什么。逆勢而為、不做任何改變,還是迎合潮流,把KTV變成一個更酷更有意思的聚會娛樂社交場所,這是所有KTV從業者都要面臨的一個重要選擇題。

    二:從單調的娛樂模式,轉型為泛娛樂、云娛樂、消費娛樂。

    目前KTV是以唱歌為主、衍生出其他消費的商業模式,從最早的按包廂小時計費到后來酒水消費,轉變并不是很大,而這種簡單的商業模式目前受到了挑戰。

    首先是泛娛樂。很多人去KTV的原因并不是單純為了唱歌,另外很多人不去KTV的原因是因為那里只能唱歌。新模式下的KTV必須要擁抱泛娛樂,開辟其他的主流娛樂方式:比如在KTV里看直播球賽、玩游戲、K歌比賽等。泛娛樂模式能讓用戶耳目一新,不再把KTV當作一個“錄音棚”而是一個真正的“Party House”。

    其次是云娛樂。什么是云娛樂(Cloud Entertainment)?就是讓娛樂不局限于陸地上,而是飄到云端,讓所有人能看見、討論及分享。比如跨包廂之間可以看到互相在唱什么歌、甚至發起挑戰,再比如社交網絡里的好友可以聽到你的K歌直播并留言點贊,再比如把你在KTV里唱過的歌分享到朋友圈讓朋友們打分。這一系列把KTV內的娛樂分享到云端讓用戶間主動去評論互動,再在社交網絡引發第二輪關注和分享,這本身就是用戶所熱衷的、也是KTV經營者喜聞樂見的。

    最后是消費娛樂。KTV經營者最關注的還是場子里的消費,而不是大家唱歌是否好聽。同時經營者也會發現,一個包廂越是愛唱歌、他們的消費可能反而越少,倒是那些喝酒玩骰子的能帶來巨大消費。所以,關注娛樂本質上是關注能帶來消費的娛樂,臺北純K的酒吧式裝修就是關注消費娛樂的一種形式。還有一些帶有懲罰結果的游戲、能和別的包廂互贈酒水的功能也是消費娛樂,讓用戶能攀比炫耀的比賽也是消費式娛樂。

    目前來看,唱吧的線上線下互動更注重“云娛樂”,9158的互贈禮物及一些賭場形式的小游戲更偏向“消費娛樂”,而一起唱系統的體感游戲是“泛娛樂”、球賽直播和競技游戲等功能則是“消費娛樂”的體現。

    三:開放的心態

    有經驗的KTV從業者,一直嘗試用自己的經驗去解決經營中遇到的所有問題,這本身無可指摘。然而KTV已不是一個新行業了,它經歷了數十年卻沒有變化,目前已到了一個不得不變的臨界點。在這種大趨勢下,很多經驗變成了羈絆、很多知識變成了禁錮,如果不轉變、就很可能意味著消亡。路在何方?能否順勢而為、完成華麗轉身,取決于心態是否開放。只有尋求改變、期待合作的開放心態,才能看清行業的局限性、找到共同利益的合作者并利用機會一鳴驚人。在行業洗牌的過程中,秉著開放的合作心態、敏銳的產品嗅覺、堅定的轉型策略,個體才能存活的更長久,活的更美好、更自在。

     網友評論
     編輯推薦
    • BOSE攜手五月天2014新品耳機重磅上市
    • Bose非同凡響音樂惠 驚喜不斷 積不可失
    • 顛覆中國演出行業的革命“機情之夜”
    • 嘉圣德Air Motion Transformer震撼上市
    • KV2 Audio:音頻行業的先行者
    • 走進FBT  享受原汁原味的意大利之聲
    • QSC:從功放制造商到音頻解決方案專家
    • 六十八年風雨歷程 成就sennheiser傳奇之聲
    音響人物
    設為首頁 | 商務信息 | 音響資訊 | 本站動態 | 付款方式 | 關于音響網 | 網站地圖 | 網站RSS | 友情鏈接
    本站網絡實名:音響網 國際域名:m.bxg-tj.com 版權所有.1999-2014 深圳中投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郵箱:web@audio160.com  電話:+86-755-33018766  傳真:+86-755-33010870
    在線客服: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首市| 肥东县| 定陶县| 太白县| 资中县| 文安县| 长沙市| 通城县| 连南| 绥江县| 多伦县| 中卫市| 哈尔滨市| 惠安县| 江阴市| 康乐县| 宁乡县| 长顺县| 临沧市| 玉林市| 格尔木市| 抚远县| 台山市| 赫章县| 安塞县| 宁海县| 客服| 米易县| 广东省| 舞阳县| 合山市| 阳江市| 敦煌市| 娱乐| 繁峙县| 安泽县| 垫江县| 炉霍县| 府谷县| 南岸区| 安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