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Reference XLR Evolution平衡線,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等級,原來這是QED家族里面等級最高的平衡線,不過價位依然可口,不到萬元就能搞定。 |
![]() |
英國QED一直是我很欣賞的線材廠家,事實上,我曾經也是QED的用家,早年使用Magnepan MG 3.5的時候,采雙放大器驅動,喇叭線一口氣要用掉四對,要是講究起來,預算不知道要花掉多少,所以選用平價的Anniversary銀線,買切售線回來自己DIY,許多朋友想買入門線材,我也推薦他們QED,不過眼前這對Reference XLR Evolution平衡線,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等級,原來這是QED家族里面等級最高的平衡線,不過價位依然可口,不到萬元就能搞定,和其他線材動輒數萬元,甚至數十萬,QED依然是相對“平價超值”。
設計很有道理 不故弄玄虛
Reference XLR Evolution平衡線,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等級,原來這是QED家族里面等級最高的平衡線,不過價位依然可口,不到萬元就能搞定。
我為什么喜歡QED,價格當然是其中之一,但更重要的是,他們家作的設計都很有道理,沒有故弄玄虛之處。Mark Levinson來臺灣推廣自家Daniel Hertz器材時,就狠狠地修理音響線材廠家一番,他說音響線材的功能就是傳遞信號,除此之外沒有其他功能,所以他根本不使用天價的線材,甚至連USB線都時臨時從電腦印表機上面拔下來的,您說,連闖蕩江湖多年的Mark Levinson都對所謂Hi End線材抱持懷疑的態度,叫一般消費者怎么相信音響線材都有“道理”呢?
抱歉,Mark Levinson不能代表一切,音響線材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個蓬勃發展的產業,其中自有其道理。為了讓消費者了解音響線材有什么“道理”,QED自己推出了一本技術白皮書,稱為“Genesis Report”,中文翻譯起來應該叫做“創世紀報告”,里面記載了各式各樣設計音響線材的技術內涵,用意也在告訴消費者,QED設計線材確實“有所本”,而不是搞出一些看不懂的專有名詞,然后賣很貴的價格。如果讀者對音響線材的設計有興趣,不妨到QED官方網站,把“創世紀報告”抓下來好好研究。
Reference XLR Evolution的插頭一看就知道不是標準規格品,而是QED訂做的特制規格,金屬加工不僅漂亮,上面標示左右聲道的紅點與白點很有設計感。
把平衡端子“卡”上音響時,喀搭的聲響有些沉,顯示端子的金屬材料密度很高。
端子自行訂制
回頭看看Reference XLR Evolution平衡線,為什么一看就知道身價不低?包裝很漂亮,但不是過度包裝,QED的線材總是掛在架上賣的,所以Reference XLR Evolution平衡線雖然包裝精美,但透明包裝可以看到線材,平衡線的端子精緻的模樣,馬上顯露Reference XLR Evolution不平凡之處。為什么?一看就知道不是標準規格品,而是QED訂做的特制規格,金屬加工漂亮,上面標示左右聲道的紅點與白點很有設計感。線身比起一般QED平衡線略粗,但還不算非常粗壯,只能說是扎實有料,還不到嚇人的地步。
導體是99.999%無氧銅,也就是5N無氧銅線,外加鍍銀層,水、火、地線全部使用對稱平衡絞繞結構。
好吧,我們買平衡線不是要粗壯勇猛來嚇人,而是要來聽的,來看看Reference XLR Evolution平衡線里面賣的是什么藥?很簡單,導體是99.999%無氧銅,也就是5N無氧銅線,外加鍍銀層,水、火、地線全部使用對稱平衡絞繞結構,這是教科書上寫的標準做法,利用絞繞抵消噪訊,QED的方法不稀奇,但確實符合電學基礎理論。咦?有人懷疑?Siltech用的X絞繞也是這樣的原理啊。
好,如果說對稱平衡絞繞不稀奇,只能算是基本原理,那Reference XLR Evolution平衡線還有哪里不一樣?雙重屏蔽,這比QED更平價的產品來得講究了。屏蔽的用料也很實在,不僅雙層,還用上5N無氧銅與鋁箔麥拉,這些講究的用料,都告訴我們,Reference XLR Evolution平衡線確實是QED用心制作的高階線材,可是這些結構與用料,一點都沒有花俏之處,全部都是根據基本電學而來。那些道理是基礎電學?如果您想了解,請去QED找“創世紀報告”來讀,不僅是Reference XLR Evolution平衡線,所有QED的線材的設計原理,都寫在里面了。
水、火、地線全部使用對稱平衡絞繞結構,利用絞繞抵消噪訊,Siltech用的X絞繞也是這樣的原理。
聲音走均衡、穩重、耐聽的路線
如果從結構與設計上來看,Reference XLR Evolution平衡線很單純就是“照步數來”做的高階線材,基本原理沒變,就是細部更講究了。仔細端詳Reference XLR Evolution的細部,平衡端子金屬加工細膩,使用起來也很讓人安心,當您把平衡端子“卡”上音響時,喀搭的聲響有些沉,顯示端子的金屬材料密度很高,拔插XRL端子時感覺滿緊的,代表XLR的端子夾得很緊,制作精度也很高。
以聲音走向來說,Reference XLR Evolution平衡線并不走花俏亮麗的路線,而是均衡、穩重、耐聽的路線,更為講究的材料,顯示在音樂的純度上面。要講純度,聽配器單純的音樂最直接,譬如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這是大提琴演奏家必須挑戰的難題,馬友友就錄制了兩次,前一次規規矩矩,少年老成,第二次年歲長了,技術更好,但詮釋卻更顯年輕力盛,透過Reference XLR Evolution,兩次錄音的差異很清楚地呈現,第二次錄音顯得更為飽滿且富有光澤,第一次錄音則更重視背景的寧靜度與均衡感,但大提琴的音像則比較保守,不像第二次地“巴哈靈感”錄音,大提琴音像顯得活跳跳的。Reference XLR Evolution能夠清晰傳達兩個錄音的內涵差異,代表在某種程度上這是一條頗有監聽性格的平衡線,比較強調中性自然,而少有甜蜜蜜的音染。
低頻量感結棍緊實 速度明快
或許因為這種近乎監聽性格的走向,Reference XLR Evolution沒有太多可以形容的特性,說它高頻聽起來甜美,可是遇上老錄音,那種沙沙的粗礪感又很清楚,談不上甜美的染色。說它低頻量感多,可是聽麥可杰克森的舞曲,低頻量感結棍緊實,速度明快,不光是砰砰的低頻,還有清晰的鼓點與Funky貝斯,很難說低頻量多或量少,只覺得聽起來很剛好,沒有覺得不夠,也不覺得太多。諸多音樂聽下來,這Reference XLR Evolution平衡線竟似沒什么個性,聽起來就是順耳,音樂背景也夠寧靜。
奇怪,怎么寫到后來竟然來個“背景寧靜、聽起來順耳”,唉,音響評論難為,有些線材很有個性,高頻亮麗很好寫,低頻厚重很好寫,中頻飽滿很好寫,可是“五育均衡”的線材,就幾乎沒有個性,該怎么寫?偏偏Reference XLR Evolution平衡線是這樣的線,如果硬要寫出什么東西,它的高頻帶著一絲柔順的甜美滋味,聽弦樂帶著細膩的光澤,而那光澤淡淡的,不影響我們對小提琴音色的判別,卻又讓音樂更耐聽。好吧,Reference XLR Evolution平衡線確實沒有太多自己的個性,或許也因為這樣“沒個性”,才能遇上各種器材都“百搭”,您不妨試試看,當您的音響系統遇上“沒個性”的QED旗艦信號線,究竟是“有個性”還是“沒個性”?
器材規格
建議售價:盒裝1米6,000元,盒裝2米10,000元,裸線1米2,000元
更多相關: 音響
文章來源:音響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