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四川蘆山7.0級強烈地震發生后,中央臺第一時間在災區開播“抗震救災應急電臺”,這是國家應急廣播第一次在災后專門面向災區群眾和救災志愿者進行現場廣播。昨天(23日)電臺完成使命,結束播音,部分廣播設備捐贈災區。 |
![]() |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四川蘆山7.0級強烈地震發生后,中央臺第一時間在災區開播“抗震救災應急電臺”,這是國家應急廣播第一次在災后專門面向災區群眾和救災志愿者進行現場廣播。昨天(23日)電臺完成使命,結束播音,部分廣播設備捐贈災區。
“蘆山到寶興的道路上因為昨天下雨,存在險情,有三處山體塌方,……”
“縣城新區將在上午8時至12時停電……”
“西川村謝家灣組全隊200余人,食物嚴重匱乏……”
過去一個月,棲身在帳篷中的國家應急廣播﹒蘆山抗震救災應急電臺每天都要通過遍布災區的“大喇叭”和災后發放的收音機,把權威公告、次生災害預警信息、災區群眾的求助信息等送到群眾耳邊。
組織志愿者救災、尋找熱心人幫忙,“帳篷電臺”所在的小廣場時常會上演素不相識者之間的愛心匯聚:
“您好,我們是志愿者,我們是搞建筑的,你們說找人來搭帳篷。五星村往哪邊走?往上面走,跟我們一起走,我們就徒步過去吧!
通過應急電臺,志愿者匯聚,慈善人士也為善款找到了去處:
“他那個妹妹還在上學,他們姐倆很艱難,我帶的錢也不會很多,我捐3000塊錢,捐完了以后只能坐著火車回去了!
電波里,醫生普及了防疫知識,基層干部把受損房屋補償標準講得一清二楚……
前方帳篷直播間的內容鮮活、針對性強,后方北京直播間集納全國抗震救災信息,并請權威專家答疑解惑,讓災區聽眾既能得到身邊的服務,又能聽到全局的信息。災區群眾說,國家應急廣播是救災聯動的“互助站”,是老百姓的“求助臺”。蘆山縣縣長王華說,帳篷電臺成了政府信息的“發布廳”,匯聚民意傳聲筒。
王華:“地震發生后,通訊全部中斷,如何把抗震救災指揮部的聲音向老百姓發出去,通過應急廣播這個平臺,在第一時間,架起了空中的通道。隨著抗震救災進入過度安置階段,縣委縣政府整個工作的思路,一些政策問題,都能通過應急電臺及時傳遞到群眾中。”
蘆山應急電臺的節目由中央臺聯合四川電臺、雅安電臺、蘆山廣播電視臺共同制作,昨天,完成使命,結束播音。今后,突發自然災害發生后,國家應急廣播將成為災區群眾非正常生活中的一種常態。
更多相關: 音響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中國廣播網,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音響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