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真光中學位于香港九龍塘地區,其歷史還要追溯到1872年,由美國基督教長老會宣教士,校祖Harriet Noyes女士在廣州創建。這所女子中學是香港同類中學中第一個配備專業舞臺燈光和音響系統的中學。但是格外與眾不同的是操作員團隊由12名學生組成,他們為學校所有的活動控制音響和燈光。
大禮堂是一個多功能活動場地,所有座位以及可以俯瞰整個舞臺的包廂可容納多達900名學生。這個經過聲學處理的場館會定期舉辦古典管弦樂演奏會和音樂表演、戲劇和合唱音樂會、教會服務和其他娛樂活動。學校校長Lee與Fulcrum Acoustic Asia公司的Him Chan合作,共同設計其音頻設施以滿足劇場多種多樣的需求,Wildlite Engineering搭建了一個舞臺和燈光系統。
這個項目面臨著一些重大的挑戰,Him Chan回憶道,“用電受到30安培的限制,在分配聲學工作方面也自然受到預算的限制。此外,我們必須設計一個真正簡單的系統,能夠允許15到17歲女生的日常操作。它必須易于理解,同時校方還希望該系統能夠充分挖掘他們的潛在技能。”
一套Fulcrum Acoustic音頻系統包括兩只壁掛式DX1295同軸揚聲器,用以覆蓋樓下主區域;用于補充低頻的是一只Prophile US212雙12英寸低頻單元,與前者不同的是安裝在舞臺下方。兩只DX896揚聲器由Sound Classy安裝,集成在包廂下方天花板區域內,作為延時單元以覆蓋后排坐席區。另外兩只壁掛式CX1295揚聲器安裝在上方的包廂區域內。四臺Lab.gruppen C28.4四通道功放為Fulcrum Acoustic揚聲器以及舞臺上所需的返送監聽提供了所有必要的功率和能量。一臺Furman PS-PRO E系列II電源時序器/調節器為雷擊和電涌提供了一個緩沖。
一臺Symnet 4x12 Cobra Express單元為場館提供數字揚聲器處理,它可以在PC上通過Symnet Vue軟件配置,也可以通過兩個ARC 2i墻板中的一個進行配置。學生能夠通過位于房間后方的音頻機架的墻板輕松管理Mipro MR-127無線、鵝頸式和無線傳聲器,也可通過包廂下方垂直立柱上的設備面板進行控制。舞臺上,三個定制的設施面板能夠輕松鑒別媒體網絡(LAN)、音頻/視頻專用線路、舞臺燈光DMX和VGA的輸入。
在樓上包廂后方,可以看到一臺APB Dynasonics Prodesk-8 24通道模擬調音臺成為制作區域的主要焦點。調音臺配備了一個USB輸出功能,允許學生通過Audibility軟件直接將演出記錄在觸摸屏電腦上。制作區域的監聽采用額外兩只吸頂式CX896揚聲器來實現,同時在演出前可以使用配有iPod基座的Tascam CD200-i CD播放機播放音樂。
學生采用Zero88 Jester 48燈光控制臺控制舞臺上的燈光,而視頻制作可以在Roland V4 4通道數字視頻切換臺上完成。“學習擁有自己的電視臺,叫做TV Compass。就其本身而言,他們需要新視頻系統能夠將室外攝像機接入Grand Hall系統中用于實況廣播。” Wildlite EngineeringFulcrum Acoustic Asia、Wildlite Engineering和Sound Classy團隊聯合搭建了一套相對復雜的A/V和燈光系統,然而該系統并不會讓學生操作員感到困惑。他們已經達成協議,最初按照人性化設計、高品質音質、視覺刺激、多功能需求來設計。為期三十五天的中期項目可能不會贏得榮譽,但是它肯定能夠將安裝者、設計者和學校本身提升至大師級水準。
|